为何谈教育总是会变仇恨?

河情河理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老师是否不应该在考试期申请无薪假出国旅游”这个话题,还是在社交媒体争执不休。

这个情况我非常理解。

只要你用心观察,会发现大马长久以来都有个现象——面对任何教育问题,总会折射出不同的意见与想法。

无论是一直存在的招生种族固打制、科系申请限额,国立大学师资种族背景不平衡,到英文教数理科、爪夷文事件、这些长年累积的不同挑战,都间接影响不同阶层的教育质量和公平。

事实上,我并不会放大每个教育课题的讨论情绪。毕竟大马是多种族与语言环境,以社会学角度来看,很难用单一价值标准套在每个家庭,生活环境的复杂性,自然而然早就不同背景的人看待事务有不同的期待。

同时,过去几年我研究人类图这门学问后,让我明白每个人天生能量设计的不同,促使有些事甲方会比较严谨,乙方会比较宽容;或甲方认为事情必须要按照规则走,看事情只有狭隘的单一面向,乙方却可以用多角度切入一件事,不单只是纠结在眼前事,而是会用更全面的脉络来判断整体利弊。

因此,在“老师是否不应该在考试期申请无薪假出国旅游”的事件上,有人认为老师不应该兼差或请假,校方与教育单位也不应该批准,以免让个案变成一股歪风,导致教育体系会日益变坏;有人认为整件事没那么复杂,只要学生上课进度不受影响,学校运作系统依旧照常,那么情理之内的事,能让老师稍微放松后回来找到动力上课,为何不能允许破例。

每个发声我都尊重。就像我说的,大马人的成长背景因素太多样,看待事情绝对很难有共识,而且每个人对教育的成效期待不同——有些人相信严师出优生,认为老师必须做好榜样,专注教育,才能训练出能考好成绩的学生;有人却不认为成绩代表一切,反而认为生活中所有事都可以变成弹性教育。只要彼此互相沟通与体谅,由人设计的体制只是一个参考,最终所有事都能灵活变通。

看待教育的事,基本上所有声音我都尊重。我对教育的期望很简单,即能否平心温和讨论,每个人可以根据原则提出想法,但不因他人的看法不同而出言嘲讽或贬低。

如往常一样,这次依旧可以看到许多人在看待事情时,并非用讨论的角度谈事情,而是抱着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情绪争执,总认为是择善固执,自己的立场最无可挑剔,破坏体制者就是狡辩。

只是,教育本质就是流动,没有完全对错,只有相对需求。一旦锁死教育面向的讨论,事实上这不仅违背新时代推崇的因材施教精神,反而又掉入回旧时代诟病的填鸭式教育?

就算理念不同,表达态度也要友善尊重,这才是教育体制最终追求的普世成果。批判性思维不能少,但批评的态度应该是理直气和,而非暴戾如狼,若每个人为了追求错对而罔顾态度,你会发现社会永远笼罩在各种暴力施加的循环。

毕竟,凡事若无法先学会尊重差异,任何对错其实都只是永远的天秤极端。纠结始终无法解决,只有仇恨持续衍生。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郭朝河

跨界媒体人、各类活动主持人、专栏作家、电台兼职DJ,拥有时评、影评、乐评、旅游、杂文与人类图等多个专栏。曾出版《在生活,藏一座雪山》。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