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西东

  • 专栏

    马哈迪“刻舟求剑”?

    马哈迪最近的言论一再强调华人滥用马来人接受华人在马来西亚居住的“善意”,得寸进尺,是老调重谈,明显的含有政治动机,试图削弱马来人对当今中央政府的信任以及再度挑衅种族间的猜疑。

    阅读
  • 专栏

    官司无阻特朗普问鼎总统宝座

    一个官司缠身“政治狂人”依然可继续成为美国总统选举的首选候选人,一方面说明具有全国声望的人选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或许是不少美国民众认为总统做违法的事,特朗普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所致。

    阅读
  • 专栏

    北约东扩俄不能坐视不理

    北约是冷战而出世的产物,目的是为了对抗苏联;作为反击,苏联号召成立了一个军事联盟华沙公约。冷战结束后不久,华沙公约解散,但北约却向东扩充。屈指一算,北约东扩已经有三十年,而其根本考量是要遏制俄罗斯。

    阅读
  • 专栏

    澳洲政府再捋科技巨头虎须

    上周日,澳洲政府公布了一项法律草案,拟强制科技公司,如面子书、谷歌、推特、抖音及播客服务必需主动删除其数码平台上的假信息与错误信息,违反者可面对罚款最高688万澳元,或是有关公司全球营业额的5%,此举似乎是捋科技巨头虎须 。

    阅读
  • 专栏

    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

    美国的一种政策,不等同于支持两岸统一?什么是对台政策?为什么要维持现状?

    阅读
  • 专栏

    南海问题“东盟化”

    今年1月,印尼政府首次批准,在北纳吐纳海启动首个油气田开发计划,引来中国的抗议。印尼不甘示弱,部署了一艘军舰、一架海上巡逻机与一架无人机,以监视一直活跃于这个资源丰富海域的一艘中国海警船。

    阅读
  • 专栏

    美国举债治国

    最近引起全球关注的美国“债务上限”,是美国国会“制衡”联邦而设定的,也就是为联邦政府履行既有的支付责任而举债的最高额度;超越此额度,美国财政部借款权限也到顶,需要国会调高债务上限,否则白宫无权继续举债,偿还债务而违约。

    阅读
  • 专栏

    纳吉特赦与安华的困境

    在2018年大马普选后不久,现任首相安华获得最高元首宽赦。安华因为肛交案被法庭定罪,即使特赦委员会不完整(当时委员一定需要的总检察长职位悬空),最高元首的宽赦仍然有效。即使有人对此不满而带上法庭,但不受理。罪犯是在所有司法程序结束后,才能申请特赦。 特赦无关罪犯的法律权利。

    阅读
  • 专栏

    福克斯诽谤案和解“互惠互利”

    多美尼恩投票系统公司(Dominion Voting Systems)的计票机器被利用而出现选举舞弊,导致原任总统特朗普败给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

    阅读
  • 专栏

    带风向的民调

    在美国,制造共识的手法非常细腻,也就是尽量避免胁迫,但带风向的作用还是明显的。

    阅读
  • 专栏

    芬兰入会北约 加剧欧洲军事化

    今年4月4日,芬兰正式成为北约的第31个成员国。这无疑是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但重大历史事件,可以有正面与负面的后果……

    阅读
  • 专栏

    封禁TikTok知易行难

    上周四,TikTok首席执行员周受资出席美国众议院能源与商务委员会听证会,被“盘问”了近5个小时。 如果你有注意有关新闻的话,就会知道盘问周受资的委员“离题”……

    阅读
  • 专栏

    图书查禁投诉增 美国人需担心吗?

    学校与公共图书馆,甚至是学校的课本成为“文化战”战场,已经不是新闻,但现在是变本加厉。

    阅读
  • 专栏

    因缘不具足 贫穷国家“毕业”无期

    截至2023年3月,全球共有46个国家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其中33个位于非洲,其他为亚太地区国家。这是个相对小的数目,但这在50年前被设定的“最不发达国家”,到目前为止只有6个国家“毕业”,为什么?

    阅读
  • 专栏

    美苏竞争和美中竞争 不可同日而言

    本届众议院由共和党控制,将在两年内满期,主持听证会的麦考尔中国共产党日益加强的侵略性对美国构成了“生存威胁”并表示该委员的其中一个任务是在未来两年内说服美国民众关注与中国竞争及美中经济“局部脱钩”。

    阅读
  • 专栏

    西方“造神运动”终是南柯一梦

    泽连斯基还能够享受“全球”偶像的地位多长的时间呢?

    阅读
  • 专栏

    网球巨星成政治角力目标

    老德约科维奇因为有个出名的儿子,他与当前全球的“共同敌人”俄罗斯和普京的支持者合照,毫无疑问的是表达政治立场,但却是政治不正确。

    阅读
  • 专栏

    与新冠病毒共存是个全球共识

    换句话说,取消“清零”政策虽然是“姗姗来迟”,长远来看终究是好事。与新冠病毒共存,已经是全球抗疫的共识,担忧恐惧是于事无补的。

    阅读
  • 专栏

    巴西国会骚扰:人民不是永远都是对的?

    的确,民主需要以法治为基础。违法而不受惩罚,法律就不受尊重遵守,就容易变成暴民政治。在美国输出民主的词汇里,暴民政治以“人民力量”或者“权利”等包装而被合理化。

    阅读
  • 专栏

    不考虑地缘因素无望解决俄乌冲突

    泽连斯基所谓的“全球安全和民主的投资”可能得到美国及其盟国的响应,但是可以肯定是无望回本的投资,更不用说对乌克兰人带来什么实质的好处,阻止俄罗斯。

    阅读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