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廉价进口商品冲击 东南亚本地产业如何自救?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随着中国廉价进口商品大量涌入,东南亚的多个行业正在面临生存危机。

《南华早报》报导,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国的本地制造业者,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许多工厂被迫关闭、工人失业,政府在遏制这一现象上面临巨大挑战。

在泰国北部的南邦省,超过一半的陶瓷工厂已关闭。陶瓷厂创始人米拉普·唐素瓦纳表示,中国的廉价陶瓷制品以低至8泰铢(约1令吉)的价格涌入市场,远低于泰国本地陶瓷的价格,严重影响了泰国的本土工艺。

同样,在印尼,数千名纺织工人失业,而马来西亚的制造商则对政府征收的10%的电商进口税表示不满,认为这一举措无法有效阻挡中国商品的冲击。

专家指出,随着西方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限制加强,东南亚逐渐成为中国出口的重点目标。加之电商平台的普及和东南亚与中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加速了中国商品在区域市场的渗透。

马来西亚双威大学商学院经济教授姚金龙解释称,中国制造商依靠规模经济和自动化生产链,在电商平台上快速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使得东南亚的本地企业难以与之竞争。

面对这种情况,东南亚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保护本土产业。泰国政府计划加强对非法进口商品的打击,并可能对电商平台如Temu施加更严格的税收和注册要求。

印尼宣布对部分中国产品征收进口关税

印尼政府则在2024年7月宣布对部分中国产品实施100%至200%的进口关税,希望借此保护国内的小型企业,避免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倒闭。

尽管如此,这些措施能否真正遏制中国商品的涌入仍有待观察。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在促进区域内贸易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来自中国的商品流入,给本地制造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印尼纺织协会执行董事达南·吉林德拉瓦达纳强调,保护国内产业和创造就业机会对印尼至关重要。短期内,若关税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可能会减轻进口压力,为本地企业争取喘息的机会。

然而,长远来看,东南亚各国还需加强对非法进口的监管,提升产品质量标准,并支持本地企业的创新,以提高生产力并确保在全球竞争中立足。这将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