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联合研究发现:城市化加剧极端干旱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南华早报》报导,据中美科学家的联合研究显示,全球近40%的城市因城市化(urbanisation)导致环境变得更温暖和干燥,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干旱问题。

过去40年 全球36%城市干旱现象加剧

尽管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和气象系统的影响已有所研究,但其对局部干旱的影响却研究较少。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定量分析,以探讨城市化对局部干旱的影响。

研究人员分析了全球城市和农村地区1980年至2020年期间的气象站数据,并进行了基于物理的天气研究与预测模型的模拟。他们发现,在此期间,全球约36%的城市气象站的干旱程度有所加剧。此外,研究还预测,到2050年,全球一半以上的城市地区将面临日益严重的干旱问题。

这一现象在大城市以及绿地覆盖较少的地区尤为显著。研究表明,高度集中的都市群,如中国东部和美国西部,与更为严重的干旱有关。

全球56%人口在城市生活 凸显植物关键角色

这项研究的结果于8月7日发表在同行评议期刊《自然城市》上。西悉尼大学环境科学研究员伊恩·赖特(Ian Wright)在《The Conversation》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这项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全球已有56%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赖特强调,该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多重负面影响。

通过模拟,该研究定量测量了城市化对局部干旱的影响,揭示了从农村向高度城市化环境的转变会使极端干旱的严重程度增加3%到9%。研究团队还探讨了这一现象背后的主要驱动机制,发现城市化可能导致环境变得更加温暖和干燥,进而“抑制了小雨的发生,并加剧了极端局部干旱”。

揭示植物关键角色

植物在这一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指出,植被的减少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局部大气干旱。这主要是因为植物能够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将其以水蒸气形式释放到空气中,这一过程被称为“蒸散作用”。

研究的主要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员陈能成在接受中国新闻社采访时表示,这一发现“可以为城市干旱的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城市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例如,研究表明,增加城市植被可以帮助缓解由城市化引起的干旱,未来城市规划者应更多地致力于创建绿色空间。

赖特指出,“这些重要发现表明我们需要改进城市的设计和建设方式,使其更加宜居和具有韧性。”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