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当鲁仲连解伊沙争端 分析:中美博弈更复杂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中国斡旋伊朗与沙特阿拉伯这对伊斯兰宿敌复交,中东地缘政治迈入新阶段。美媒认为,这是北京愿意发挥影响力解决外国争端的明证,却也标志美中地缘博弈将更复杂。

《华尔街日报》报道,在中国居间下,沙特与伊朗发布声明同意恢复2016年中断的外交关系。为推动协议成功,中方在北京主持为期4天、事前并未宣布的伊、沙会谈,让各方得以达成协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后疫情时期出访的其中一站便是去年12月赴沙特,上月又在北京欢迎伊朗总统莱西(Ebrahim Raisi)到访,是习近平今年接待的第一场国是访问。

外交政策分析人士指出,这项意外发展让华府意识到,尽管美国在中东具有历史性角色且有军事力量,但中国在中东的经济和外交力量正在崛起。有别于过去北京所参与诸如伊朗核协议与限制朝鲜发展核武等会谈,促成伊沙复交让北京标榜的国关新模式取得实据。

美国在中东的军事、援助提供与政治影响力仍无庸置疑,但中国靠投资与基建快速扩张,成为中东的最大贸易伙伴,并凭借世界最大能源进口国拉近与产油重镇中东的关系,让自身角色更形吃重。

习近平2月在北京欢迎伊朗总统莱西到访,是习近平今年接待的第一场国是访问。(图:新华社)

北京于中东势力“不可或缺”

华府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全球中国中心”(Global China Hub)非常驻研究员、精研中国区域影响力的以色列学者陶文亚(Tuvia Gering)说:“美国曾是当地不可少的力量,但如今中国是中东不可或缺的力量,这是事实。”

中国上月底提出“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盼推动俄乌和谈,遭西方抨击无助通往和平。即便如此,这份12点声明文件获许多开发中国家买单,而北京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力也更多。

曾任职美国驻中、驻沙使馆高层的傅立民(Chas Freeman)说:“连同这次伊沙复交与其他事情,这代表一味驳斥中国能成俄乌潜在和平推手是个错误。”

不过《华尔街日报》认为,伊沙复交协议不全然对中国有利,对美国也有潜在好处,因为更稳定的中东有助平息像也门等地的冲突,华府就能腾出更多军力转到亚太吓阻北京耀武扬威。

伊沙基础薄弱或协议破局

陶文亚指出,中国成功斡旋伊、沙的真正考验在于协议后续,很可能因两个伊斯兰宿敌间薄弱的基础而破裂,“成功需很多因素累加,败事却只需一丁点原因”。

《纽约时报》报道,根据伊朗与沙国的联合声明,两国将恢复中断7年的正式关系,2个月内相互重开使馆,并确认彼此“相互尊重国家主权、不介入对方内部事务”。

有别于华府始终视伊朗为敌手,北京则分别与伊朗、沙特深耕关系,且有别于美国官员,中国官员从不拿人权说事。(图:美联社)

伊朗沙特两个伊斯兰国家间的竞争长年影响中东的政治和贸易。以逊尼派穆斯林为主的沙乌地与什叶派为主的伊朗,彼此间宗教矛盾甚深,也在也门、伊拉克、黎巴嫩等地大打代理人战争,但《纽时》认为,伊、沙此时化解对立其实有迹可循。

沙特带领的联军自2015年介入也门内战,与伊朗撑腰的激进组织“青年运动”(al-Huthis)打得兵疲马困;伊朗则经历长达数月的反政府示威动荡,此时与老对手化敌为友无疑可大松口气。

北京善用中东战略真空

对美国而言,纽时认为伊沙复交协议代表华府不能想当然尔还自认能对沙特和中东施加强大影响,沙国作为美国盟邦近年已在走更独立外交路线,中国作为崛起的超级强权则正在全球拓展贸易和外交关系。

有别于华府始终视伊朗为敌手,北京则分别与伊朗、沙特深耕关系,且有别于美国官员,中国官员从不拿人权说事。

哈佛大学贝尔佛科学暨国际关系研究中心(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沙国籍研究员阿里亚亚(Mohammed Alyahya)表示,伊沙复交协议反映中国在中东的战略影响日增,事实是中国已有诸多筹码应对伊朗、与沙国的经济关系也极为深厚,“中东出现的战略真空,看来中国人已懂得如何充分利用”。

大西洋理事会中东计划非常驻高级研究员傅尔顿(Jonathan Fulton)表示,中国有40%的原油从波斯湾进口,希望中东稳定。

傅尔顿说:“北京采取聪明作法,利用战略伙伴关系在伊朗与沙国厚植外交,不像美国只会拉一边打一边,从而制约自身外交力量。”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