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美计划在台湾打造庞大武器库

中美关系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美国总统拜登9月表态若中攻台将出兵协防,但《纽约时报》引述官员指出,就算华府决定派兵,也得让台湾变成具备充足武器、能抵御解放军的“豪猪”,美方正加紧努力在台储备大量武器。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周四(6日)刊登标题为“美国计划在台湾打造成庞大武器库”的文章,文中引述现任和前任官员的谈话。

“解放军近期对台的海空演习显示,中国可能以封岛作为攻台前奏,台湾得自力撑到美国或其他国家介入,美国官员在研究大陆演习后,正加强努力在台湾打造庞大的武器库存。”

“但把台湾打造成武器库的行动面临挑战,美国及其盟邦优先运送武器至乌克兰,正在消耗自身库存,而且武器制造商若无稳定的长期订单流,不会愿意开设新的产线。目前也不清楚若美国加速运送武器给台湾,中国将作何反应。”

该报道指出,由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早在解放军8月以美国众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访台为由实施军演前,美台官员已更密切检视中国攻台可能,且由于台湾缺乏邻国的陆路运输管道,美国补给台湾无法像乌克兰那般容易,因此官员表示,当前目标是确保台湾在援助抵达前,有充足的武器自卫。

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re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研究员史托克斯(Jacob Stokes)说,“在台储备(武器)是非常积极讨论的一项重点,假设有了库存,又该如何强化和分散,好让中国的飞弹无法摧毁?”

拉长台湾自行抵御时间

史托克斯说,美台必须拉长台湾能自行抵御的时间,以避免中国轻易实现“既成事实”战略,亦即在美国抵达前中国即战胜。

美国官员日益强调,台湾需能对中国军机和军舰产生致命伤、还能躲过攻击的较小型机动武器,亦即所谓不对称作战的核心概念。

“为使台湾变成充满武器、使攻击代价高昂的“豪猪”,美国官员尝试要台湾多订这类武器,少订M1艾布兰战车(M1 Abrams)等常规地面作战系统。”

报道说,今年3月起,五角大厦与国务院官员也常跟美国军火公司提及相关议题,国防部官员罗耶尔(Jedidiah Royal)本周也在美台国防工业会议上说,五角大厦将协助台湾打造“抵御传统强敌侵略的岛屿防御”系统。 

拜登政府上月2日已批准任内第6个对台军售方案,价值约11亿美元(约51亿令吉),内含60枚岸置鱼叉(Harpoon)反舰飞弹。

前国务院官员蒂姆比(James Timbie)与退役海军上将埃利斯(James O. Ellis Jr.)最近也撰文表示,台湾需要大量小型武器来进行分散式防御,近期台湾向美国采购的一些武器,如鱼叉和刺针(Stinger)飞弹都符合目的;台湾也在自行制造威慑性武器,如布雷艇、防空飞弹系统、反舰巡弋飞弹等。

蒂姆比与埃利斯认为,中国可能在攻击之初就轻易摧毁“昂贵又高调的常规系统”,虽说F-16战机等常规系统可用于制衡中国机舰在“灰色地带”的海空域活动,台湾仍须把资源移作他用。他们也写道,要“有效防御台湾”,需要储备弹药、燃料与其他补给,以及能源和粮食的战略储备。

台湾官员则表示,他们承认储备较小型武器的必要性,但从下订到出货有显着时间差。

一些美国议员则呼吁更快速、坚定地运送武器给台湾,一些资深参议员还试图推动“台湾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以在未来4年间提供台湾65亿美元(约301亿令吉)的安全援助,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秘书长史托腾柏格(Jens Stoltenberg)受访时指出,武器制造商希望看到订单的可预测性,才会投入加强生产。

另外,如果中国决定对台实施海上封锁,美国官员可能会研究,哪条补给台湾的海空路线能让美中船舶、飞机、潜舰直接冲突的可能性最小,其中一项提议是派遣美国货机从日本和关岛基地前往台湾东岸,如此一来,中国战机若尝试击落货机,必须冒着被台湾军机打下来的风险飞越台湾。

国防顾问艾力韦特罕(Eric Wertheim)则提到,“万一发生战争,可能需要的物资总量很巨大,要搞定可能做得到,但会很困难,问题是:中国与白宫各自愿意承担多少风险来实施或突破封锁,又是否能维持下去?”

他认为,中国可能研究了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战略失败,美国应继续运送能增加大陆两栖入侵和长程武器攻击困难度的武器给台湾。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