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痛批赖清德“新两国论” 陷两岸于风险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马英九痛批台湾总统赖清德在20日的就职演说上,直接表明“台湾也是国家名称”与“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让两岸关系立刻面临不可预测的风险与挑战。

马英九呼吁赖清德要以台湾人福祉为念,放下意识形态,修正就职时公开宣示的“新两国论”,“不要自误误国”。

马英九是在星期二(5月21日)出席“赖萧新政府上台后的两岸关系研讨会”时表示,赖清德是历史上第一位自称为“务实台独工作者”的中华民国总统,在就职演说更直接表明“台湾也是国家名称”与“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让两岸关系立刻面临不可预测的风险与挑战。

他表示,台湾现在已经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政治军事议题,聚焦在台海是否会发生战争。但现在两岸政府之间,并没有沟通桥梁,民进党执政已8年,两岸迄今也没有建立对话管道。

马英九说,在2008年至2016年他执政期间,两岸共同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台海局势,不仅两岸人民受惠,更受到国际社会普遍的赞扬与支持,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里程碑。他的两岸政策,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争议”是其中的核心理念,而“制度化协商”则是具体方法;两岸的互信,则建立在两岸于1992年11月达成的“九二共识”,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其涵义可以口头声明方式各自表达”,这就是“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

两岸不是两个国家

马英九续说,根据“中华民国宪法”的两岸定位,两岸双方不是两个国家,绝非互不隶属,也不会走向台湾独立,这是台海和平的重要保证,也是两岸可以用对等、尊严方式彼此协商的关键。

你可能也喜欢

马英九说,2016年他卸任总统后,两岸关系开始显着倒退,快速走向紧张与对抗,其中关键在于民进党政府上台后,不承认“中华民国宪法”中的两岸定位,也拒绝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又找不到对岸能够接受的新基础,导致两岸情势日益变得比“最危险”还更危险。

两岸如果走向战争 不符合两岸人民利益

马英九说,两岸如果走向战争,并不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也不符合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需要。

马英九今年4月访问中国,在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先生会晤,表示希望双方都重视人民所珍惜的生命价值与生活方式,积极避战谋和,以中华文化蕴涵的智慧,确保两岸互利双赢。

马英九说,习近平对其观点给予善意回应,并说只要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两岸的中国人没什么不能坐下来谈的,这是习近平对台湾释出善意,给予赖清德总统上任后的运作空间。

然而台湾行政院、陆委会却立即以“炎黄子孙之说只是远古神话”的拙劣答案打脸回绝。

指赖清德无视两岸好不容易累积的一些善意

赖清德总统20日在就职演说中,不仅没有正面回应中华民族的概念,还把两岸关系定位成两国论,无视两岸之间最近好不容易累积的一些善意。

马英九说,两岸一切纷争的解方,都必须要回到“中华民国宪法”寻找答案。

马英九直言,两岸一切纷争的解方,都必须要回到中华民国宪法寻找答案。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两岸在国家统一前,中国与台湾是一种特殊关系,绝对不是两个国家,唯有坚持中华民国宪法中的两岸定位,才能让两岸免于战火。

马英九此建议国民党立委,能够在面对行政院长卓荣泰的第一场质询时,就公开请教卓院长: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是两个国家,还是同属一个国家的两个地区?这是一个严肃而重要的议题,希望赖清德政府认真面对,不要轻易忽略。  

促赖清德修正新两国论

马英九最后以曾担任8年台湾总统的身份,为台湾人民请命,呼吁赖清德总统,要以台湾人福祉为念,放下意识形态,修正就职时公开宣示的“新两国论”,“不要自误误国”。

同时也呼吁赖清德应该回到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文化与认同,和对岸展开对话,才能让台海有真正和平的契机。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