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年度统计:COVID-19使全球平均寿命减少近2年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星期五(5月24日)发布年度统计指出,全球平均预期寿命因2019至2021年COVID-19大流行而减少1.8年,回到2012年平均71.4岁的水准。报告另指全球仍有肥胖和过瘦的营养失调两极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2024年度“世界卫生统计”(World Health Statistics)显示,全球过去10年平均预期寿命逐年提升的趋势因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而阻断。

世卫秘书长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表示,“仅仅2年,COVID-19就抹杀了之前10年人类提升平均寿命的成果”,并强调新的《大流行协议》(Pandemic Agreement)因而显得非常重要,它不只为了强化全球健康安全,也要确保对健康的长期投资,以及促进国家之间和国家之内的公平。

根据世卫新闻稿,除了平均余命被拉低到71.4岁,全球平均健康余命(HALE)在2021年也较过去减少1.5年,只有61.9岁,同样回到2012年的水准。

美洲和东南亚冲击最大

在地区差异上,美洲和东南亚受到最大冲击,2019至2021年间平均余命减少3年,平均健康余命少了2.5年。西太平洋地区在疫情前两年受到的健康影响最低,平均余命仅降低0.1年,平均健康余命则少了0.2年。

除了疫情,非传染性疾病仍是人类最大杀手,占2020、2021年间非因COVID-19致死人数的78%。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阿兹海默症和其他失智症、糖尿病等,在疫情前就是最大死因。

世卫报告也提醒全球营养失衡的情况加剧。 2022年全球5岁以上人口有超过10亿人处于肥胖症(obesity),超过5亿人则是过瘦。全球5岁以下儿童约有1亿4800万人发育迟缓,4500万人体重严重不足,3700万人体重过重。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