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成新常态 专家呼吁做好适应准备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中国中央气象台6月13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温将达到摄氏40度至42度以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呼吁,是时候准备好应对一个40摄氏度极端高温的世界了。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魏科13日在《北京日报》旗下新媒体长安街知事撰文称,高温是夏季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日最高气温超过摄氏35度时即可定义为高温天气,而连续多日的高温则构成高温热浪。

全球极端天气

中国北方正经历新一波热浪,多地气温突破40℃度以上。(图:美联社)

魏科指出,极端高温天气不仅出现在中国,也几乎影响了北半球所有地区。6月初,美国西南部多州最高气温超过38摄氏度,美国亚利桑那州首府凤凰城6日最高气温达45摄氏度,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7日最高温达48.3摄氏度,均创历史纪录,且高温出现时间比往年早约2周。

在希腊雅典古卫城山外,医护人员周三协助一名不敌酷热天气而身体不适的老妇。自3月1日以来,印度已有1万6344例中暑病例。进入6月后,印度北部各邦和首都新德里高温持续加剧,最高气温已逼近50摄氏度,仅5月31日,就有至少85人死于与炎热有关的疾病。

由于温度过高,希腊雅典卫城于当地时间6月12日中午关闭。(图:美联社)

全球气候变暖的体现

魏科表示,极端高温不但直接危及人体健康,还会加剧干旱、引发山火,给农业生产和城市供电系统带来冲击,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

他认为,极端高温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特殊天气形势的影响,也有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每一次极端高温虽有其特定的天气条件,但世界范围极端高温天气频繁出现、越来越强,很显然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体现。

随着夏季第一波主要热浪来袭,希腊第二大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塞萨洛尼基实行小规模封锁,期间学校关闭、公务员居家办公、外送服务暂停。

魏科警告,面对极端高温,需要看得更加长远,行动更为有力。首先,应确保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再者,需要提高全社会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例如,加速城市水泥和沥青下表面的改造,在城市道路和广场恢复植被和天然地面,增加更多绿化覆盖,利用地表蒸发降温,在公共场所设置更多遮阳设施,改善建筑隔热性能,提高城市的抗热能力和通风能力。

魏科呼吁,是时候准备好应对一个40摄氏度极端高温的世界了。短期应急措施和长期适应性建设相结合,方能更安然度过酷热夏日。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