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轮高温天气 中国北方开应对“凉”方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中国央视新闻星期五(6月14日)报导,从6月8日开始,中国北方迎来今年首轮大范围高温天气,华北、黄淮、苏皖北部,陝西等地日最高气温达到35至39摄氏度,其中河北中南部、河南西北部、天津南部以及山东中西部出现了40至42摄氏度的高温。

中国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说:6月12日到13日,整体来说高温阶段是最强一个时段。14日到15日,受降水和弱冷空气影响,华北高温会有间歇,但是黄淮等地高温仍将持续。从16日到18日,整个华北、黄淮等地高温会有再度发展的情况,可能上述地区还会出现35至39摄氏度,局地40摄氏度的高温。

连续7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北方本轮的高温天气,强度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6月7日、8日两天,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从6月9日开始,气象台升级并持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截至6月13日,已经连续7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符娇兰分析,主要受中国高压嵴以及暖气团东移发展的影响,受暖气团以及高压嵴前西北气流下沉增温影响,同时这一段时间华北和黄淮大部地区还是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会有明显辐射增温的影响。受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共同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了大范围的高温天气。

中国气象台预计,北方地区高温还将持续发展。从6月8日到6月19日,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等地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数会有6至8天,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高温天数可达10天或者超过10天。

你可能也喜欢

与去年同期相比无太大差异

虽然这一轮北方高温很强劲,但气象专家指出,这次高温无论时间还是强度,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没有太大差异。

符娇兰表示,去年大概5月底,华北、黄淮等地出现了高温,(截至7月初)总共出现了5次高温过程,其中6月下旬高温强度也比较强。这次跟去年相比,总体来说从出现时间来讲也是正常,包括范围和强度,局地可能还是会突破或达到历史同期极值,但总体来说极端性并不是非常显着。

今夏高温日数比较多、强度比较强

中国中央气象台预报员主要负责15天以内天气预报,超过15天预测,则由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完成。对于本轮北方高温天气,有人质疑这样高温天气是否会成常态?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郑志海指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高温总体上呈现首发日期提前、高温日数比较多、强度比较强的特征。预计今年夏季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高温日数也比较多,尤其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新疆等地高温日数比常年同期偏多。

高温天气会呈现出阶段性及地域性特征

根据预测情况,虽然今年夏天中国高温天气会相对频繁,但不会集中出现在北方地区。随着时间推移,高温天气会呈现出阶段性和地域性特征。

郑志海称,今年是在圣婴现象衰减年分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非常强,它控制的地方往往会容易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所以今年高温可能比较严重,但是高温会有明显阶段性特征,就是6月时主要是华北、黄淮这一带高温会比较清楚,盛夏以后,高温更多会转向南方。

有些社区不仅给户外工作者提供纳凉歇脚地方,还提供清凉贴心服务,精心准备消暑物品。(图:澎湃新闻)

环卫部门调整人工作业时间

持续的高温不可避免影响生产生活,各地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这几天下午,河北保定多地气温突破40摄氏度,保定市竞秀区环卫部门调整人工作业时间,避开午间高温时段,最大限度减少环卫工人高温下工作。

山东临沂市莒南县,一些社区不仅给户外工作者提供纳凉歇脚地方,还提供清凉贴心服务,精心准备消暑物品。

学校、养老院纷采取应对举措

除了室外作业人员,像学校、养老院,也纷纷采取举措防范应对高温天气。河北邯郸广平县第四实验小学接到高温预警后,为学生统一安排适合室内运动的体育课程。

河南漯河一家养老机构,考虑高温天让人食欲不振,这几天养老机构为老人安排低脂、低盐、低油、高蛋白餐食,并配备清凉饮品。同时,工作人员每天对房间打扫消毒、通风换气,保持老人居室环境整洁。

室内温凉舒适,室外热浪翻滚。这几天,部分地区气温持续走高,发生中暑风险也随之增高。一些省分连续发布中暑气象风险等级预报。

为了应对高温天气可能中暑、热射病和溺水,有的医院专门成立了中暑和淹溺等危重病诊疗多学科诊疗团队,开辟绿色通道,确保病人救治和诊疗安全。虽然救治工作准备完善,但像中暑、热射病预防大于治疗,缩短在高温环境作业时长,备足防暑药物才是关键。医生提醒,如果在高温环境下连续工作后出现头晕、噁心、视物模糊甚至无汗等症状,就要尽快采取措施。

为了应对持续高温为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保障“三夏”工作的有序开展。(图:互联网)

临沂多个水库先后开闸放水

近期,降雨减少与高温天气叠加,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出现旱情。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河南全省已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气象乾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眼下,正是夏收、夏种、夏管的关键时期。一些地区正面临高温和干旱双重压力。

眼下,对于河南信阳淮滨县的张里乡来说,抗旱保苗是关键。张里乡地处淮河北岸平原地带,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平均海拔较低,而且土壤结构不良,水分运动性强、蒸发量大。遭遇持续的高温天气,水源就显得更为紧迫。这一轮高温与前几年同期相比偏高,高温来袭之前,乡里意识到一些农田可能出现取水困难,提前联系相关人员到村里打井。这几天,看着井水喷涌而出,张里乡的村民感到欣慰,地里的庄稼终于有了着落。

为了应对持续高温为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保障“三夏”工作的有序开展。今年以来,山东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7.0%。这几天,韩庆利正在为玉米的灌溉发愁。他所在的临沂市沂水县,正在採取应对措施,加强保水和供水调度,优先保障农作物的灌溉。

除了利用各乡镇的水利站,临沂当地也在加强水库水源的统一调度管理。眼下,5座大型、15座中型水库以及部分小型水库,已先后开闸放水。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