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入侵纽约 恐影响生态环境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纽约州环保厅(DEC)近日发通告指出,来自亚洲的绒螯蟹(Mitten Crab,即大闸蟹)最近已“入侵”纽约,在哈德逊河(Hudson River)和长岛湾(Long Island Sound)等不同地点现身,更对此警告“恐影响生态系统”。

联合网报导,根据州环保厅,大闸蟹原产于东亚,学名中华绒螯蟹,意为螯足上长满了绒毛的蟹,它们已陆续在哈德逊河和长岛湾被发现,可能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该部指出,此物种已进入纽约水域,并在咸水与淡水之间活动,可能会通过与本地海洋生物竞争而破坏生态系统。

环保厅指出,民众可通过观察蟹眼之间甲壳上的缺口、和每侧甲壳上的4个小侧棘等方式,来辨别物种是否为年幼的大闸蟹。

纽约2007年首次发现大闸蟹

不过,大闸蟹还可以通过以下特征识别,即爪子大小相等、爪尖为白色和棕色的刚毛等,且多数有8条腿。

当局的纪录显示,纽约首次报告发现大闸蟹是在2007年,地点位于哈德逊河,被怀疑通过压舱水而引入美国;环保厅说,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大闸蟹在纽约的具体影响如何,但它们在包括欧洲和旧金山等在内的其他地,造成的负面生态和经济影响已被充分证实。

早在1992年,大闸蟹被商业拖虾船带到美国,最先在旧金山湾建立了种群,从此产生不少隐患;当局指出,大闸蟹入侵的潜在后果,包括干扰商业和休闲渔业、堵塞电厂的冷却系统造成河岸不稳定,以及侵蚀等问题。

作为多面食肉动物,大闸蟹以本地鱼卵和无脊椎动物为食,还可能改变食物链结构,并与本地物种争夺食物和栖息地。

大闸蟹被列为违禁物种

根据《州入侵物种条例》,大闸蟹被列为违禁物种,明确规定禁止蓄意拥有、出售、进口、购买、运输或引进该违禁物种。

当局建议,民众若观察到大闸蟹,可拍摄照片并记录精确位置,并电邮至isinfo@dec.ny.gov向环保厅报告。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