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出台《自然复原法》 2030年复育20%土地海洋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欧盟环境部长会议今通过《自然复原法》,规定2030年前须复原至少20%欧盟境内状况差的土地和海洋,以维护生物多样性。这项法案因农民反对而在欧盟大选前被搁置。

据欧洲联盟部长理事会新闻稿指出,《自然复原法》创举在于不只保存,更要复原自然环境,该法将有助于欧盟达成2022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会议的目标。

新闻稿指出,欧盟境内共超过80%的动植物栖息地状况不良,为达欧盟整体2030年前复原20%栖息地的目标,各成员国届时须共同复原至少30%被指定为状况不良的栖息地,亦即使其生态系状况从劣等变良好,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川、湖泊和珊瑚床等。法案预计2040年前须复原60%,2050年前复原90%,

此外,该法还规定数项措施以阻止包括森林滥垦、昆虫授粉情况的恶化,并将在2030年前新植30亿棵树木、让2万5千公里的河川恢复自由流动等。

欧盟绿色新政议程

这项法案在2022年由欧盟执行委员会提出,是欧盟“绿色新政”(Green Deal)下的重要法案之一。

由于对农业影响大,虽然环境部长理事会和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去年达成初步共识,议会今年2月也投票通过,但最后一关回到部长理事会时,却受到匈牙利、义大利、芬兰、瑞典等多国反对,农民也多次上街抗议,一度被认为在今年欧盟换届前将难以通过。

欧洲议会于6月上旬完成改选后,据“欧洲动态”(Euractiv)报导,原本采弃权立场的奥地利和原本表示疑虑的斯洛伐克都转为支持,使该法在星期一(6月17日)环境部长会议的27国表决中惊险过关,将刊登于欧盟公报并即时生效。

不过,被欧盟自喻为划时代的“自然复原法”仍为农业开了一道小门,设计“紧急煞车”机制,若有粮食安全的顾虑时,在特定情况下可暂停适用该法。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