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袭击福建 “客家第一祠”大面积坍塌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被誉为“客家第一祠”的福建上杭县官田李氏大宗祠,星期日(6月16日)受到特大暴雨袭击,发生大范围坍塌,许多有价值的文物皆被埋。

据澎湃新闻报导,星期一(6月17日)开始,网上就有不少关于“官田李氏大宗祠塌了”的传闻。官田李氏大宗祠工作人员在星期二(18日)证实,宗祠确实因为遭遇暴雨袭击后出现了大面积坍塌。

“这次雨非常急,持续时间也很长。”该工作人员介绍,6月15日下了一整天的雨,16日凌晨4时左右,就有人发现宗祠出现了坍塌的情况。目前中厅3间都还矗立,两边客厅损毁最严重。

当地群众向澎湃新闻提供的6月17日的空拍图片显示,宗祠主体仍浸泡在水中,中间大厅、后排半弧形建筑都保存还相对完整,两边客厅则遭遇了大面积的坍塌。

官田李氏大宗祠,也叫火德公祠,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是福建省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宗祠。(图:上杭县文体旅游局)

有价值文物还被埋

“人都没事,一些有价值的文物都还埋在里面。”该工作人员介绍,当地政府很重视,从安全角度考虑,已经将宗祠四周保护起来,不让行人靠近,“今天雨停了,正在做清水工作”。

工作人员称,宗祠去年还专门花了经费进行修缮,没想到这次经历暴雨袭击出现这样的坍塌,“太可惜了”。

公开资料显示,官田李氏大宗祠,也叫火德公祠,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是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建造的宗祠,是福建省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宗祠,也是中国客家地区在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宗祠之一,被誉为“客家第一祠”。

官田李氏大宗祠占地5600多平方公尺,内有3间大厅、客厅26间、住宅104间。祠堂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周围是青砖砌墙,成“回”字形,正面设有五孔大门,正中大门是用灰青条石、石板砌成的牌坊式门楼。另外四孔大门,东西两边各两孔,内厢为圆大门,外厢为耳大门,左右两厢对称,一字形排开。

2013年3月5日,官田李氏大宗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月,官田李氏大宗祠入选第4批国家A级旅游景点名单,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点。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