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7月召开 全面加深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旨在研究进一步全面加深改革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此次会议原定于2023年秋季举行,但因各种原因不断延后。在国际舆论的关注下,会议日期终于确定。此前,中共第二十届二中全会于2023年2月26日至2月28日在北京召开,而一中全会则在2022年10月23日举行。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报导指出,此次三中全会比惯例晚了将近1年,这引发了国际媒体的各种猜测和分析。有人认为,中共内部意见不一,或是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经济不振导致改革进程延后。

经济学人智库(EIU)中国经济高级分析师徐天辰表示,市场不应过度解读延迟。时间上仍符合《党章》规定的在1年内至少召开1次全会的要求,而且在当前动荡的时期,领导人自然会慎重考虑召开一次重点讨论未来5至10年改革方向的会议。

墨卡托中国研究所分析师戴维认为,今年召开会议的时机比去年更好。去年习近平刚开始第3任期时,中国经济尚未走出疫情的阴影。随着习近平的权力得到巩固,他能够等待时机,只在经济环境好转时才选择召开会议,这或许能为决策者赢得时间,为中国经济制定新的指导原则。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霍夫曼推测,直到最近,决策者们可能觉得有必要召开三中全会,因为已经过去10年了。此次三中全会的主题是“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入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经济转型

受访学者提及最多的词是“新质生产力”。戴维表示,由“新质生产力”驱动的中国式现代化愿景将占据重要位置。这与1978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呼应,当时邓小平提出了“解放生产力”来促进经济增长,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构筑了允许资本主义活动的框架。

经济学人智库(EIU)列举了8个可能在三中全会出现的具体议题,包括延迟退休、财政改革、保障民营经济、放松土地制度、新税制(房产税、财产税等)、取消户口限制、进一步开放经济(取消外资所有权限制等)、激进的促进生育政策。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