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带回人类首份月背样品 重1935.3克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中国国家航天局星期五(6月28日)向中国科学院移交嫦娥六号样品容器,交接了样品证书。经初步测量,嫦娥六号任务采集月球样品1935.3克。

据央视报导,在样品安全运输至月球样品实验室后,地面应用系统的科研人员将按计划开展月球样品的存储和处理,启动科研工作。这标志着嫦娥六号任务由工程实施阶段正式转入科学研究新阶段。

嫦娥六号探测器5月3日发射入轨,返回器于6月25日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后,嫦娥六号返回器运抵北京。

嫦娥六号目标是两公斤月球土壤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星期四(27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此次嫦娥六号任务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月背智慧采样技术、月背起飞上升技术,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

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提到,嫦娥六号任务和嫦娥五号任务一样,目标是两公斤月球土壤,拿到两公斤是目标,容器就设计到这么大,再多也装不下。

卞志刚表示,此前,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中国科学家发现月球的第6种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研究还证明,月球在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使目前已知月球地质寿命“延长”了10亿年。此外,中外科学家使用中国探月数据,已发表1900多篇论文。

你可能也喜欢

放眼研究月球二分性 了解月球历史

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李春来则指出,此次首次实现月球背面样品采集,有望为研究月球的二分性,完整了解月球的历史提供机会。

李春来又指出,嫦娥六号选择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着陆,在科学研究方面,南极-艾特肯盆地是现在发现的月球上最大、最深、最古老的盆地,研究这里的地质构成、物质组成、演化历史,有助于了解月球甚至地球早期的地质演化历史。

李春来说,迄今为止,人类采集的10多份月球样品,包括嫦娥五号样品,都是在月球正面采到的。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样品采集,有望为研究月球的二分性,完整了解月球的历史提供机会。

李春来说,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的样品还有可能采集到月球深部甚至月幔的样品,将为研究月球内部物质成分提供宝贵数据,因此选择在背面着陆采样,能够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推动月球探测技术的进步,体现出嫦娥六号任务的多重意义。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