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社交软件兴起 手机背面当“熟悉的陌生人”
“Ask Me Anything!”在社交平台上,你是否有看过这样的链接?
关于NGL(Not Gonna Lie)、Secret Message、Tellonym、CuriousCat.me这些匿名提问平台,你又是否有勇气尝试使用?
互联网近年兴起了匿名社交软件,人与人之间隔着手机电波畅所欲言,因为采取的是匿名留言形式,大家在荧幕后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发布链接的接收方在分享了匿名提问箱后,便会收到五花八门的匿名提问:“你最爱的食物?”、“你最近在干嘛?”、“推荐的餐厅”……关于生活、爱好、私生活等各领域的问题,也是时下青年最流行、不定期会重返社交平台的一种线上交流模式。
但这样的匿名机制,彼此不会知道荧幕背面和自己聊天的是何人,一些流言蜚语甚至虚假信息也开始在“秘密”上悄然传播,对于接收方会造成什么影响,对提问方而言,是否因不需背负社会责任就可为所欲为呢?
大马莱佛士大学(Raffles University)心理学系主任兼大学辅导老师——陈心坚博士接受《亚视新闻东南亚》访问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大众的生活渐渐与科技结为一体,而且因为科技的出现才能让生活过得更简易。
他表示,在每个世代的变换都会有一定的产物,“像上个世纪有电视就会有“电视儿童”,有了手机就会有”手机儿童”,以此类推”。
线上互动过于方便
陈博士认为,由于线上互动的便捷,让大家逐步开始将生活转移到线上,因此实体交流的观感、感受、观察与认知都随之不见,因此这也造成几个现象浮现:
一、看见的方式不一样,所以实体互动因而减少;
二、线上沟通过于方便导致线下还需耗时耗力;
三、线上能将自己的一切给美化,但现下却会面临原型毕露;
四、在线上的交流所付的心理责任虽来得小,但风险却更高。
综上所述,也造就了大家越来越仰赖线上的互动与沟通,因此“匿名机制”的出现也瞬间能让大家轻易接受。
匿名机制的兴起 保护自我不被讨伐
匿名,指的是一种不具名或使用化名的行为,主要目的是不想表露自己身份,或者出于多种原因而选择保持身份与模糊自身特征。
陈博士认为,随着“匿名体制”的兴起,越来越多人寻找到了新的情感抒发管道,可肆意发言与表态,使之成为生活中主要的宣泄管道。
不过,善用这个新兴管道,其实也可促成良好的沟通。
台湾《拾柒岁酒吧》Podcast主持人——店长告诉《亚视新闻东南亚》,身为一名高中老师的他,早前曾使用匿名提问箱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在屡次解决学生的提问的难题后,也能渐渐与学生产生连结感。他表示,人难免也会在生活上遇到不顺遂的事情或人事物,因此都会想找管道来抒发。
“无论是国高中或大学,都会想针对某人表达不满,但又担心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更害怕被讨伐。如果想当吹哨者,就可使用匿名的机制来,例如某平台的黑特(Hater)版上,用匿名的方式来宣泄和举报。”
并非适合所有人 恶评卡心挥之不去
小小一箱,匿名来往,有人表示对“社交恐惧症患者”友好。匿名提问箱可谓打开了当下网络社交、熟人社交的新型互动方式。与此同时,参与提问的朋友可以在信箱中隐去身份,开辟了熟人平时碍于面子而不会谈及的“隐秘角落”,制造出“熟悉陌生人”的反差感,但这样的机制是否都适合所有人呢?
“匿名提问不是谁都适合,而是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接受无论是赞美或批评的人。”
大马民众刘轩伶表示,人都会有好奇心想知道其他人对自己看法,但如果思想和身心还没准备好接受批评,就不应尝试使用匿名提问。
她表示,之前对匿名提问都不会有什么好奇,直到近期认为自己应准备好去接受批评,但实际上自己还是做不到。
“我这两天刚接触匿名提问,没想到却收到一个负面的回应,让我真的很懊恼。我甚至还愿意花钱,去开通和升级自己的户口,为的就是要知道到底是谁负责提问的。”
她强调,虽然花了钱但仍无法得知匿名者的真实身份,仅得到一些提示,但这也印证她还未有足够“强大的心脏”去面对和接受他人批评与点评。
来自匿名者的施压
“身为老师就不应认同孩子们成为同性恋吧。”
台湾Podcaster店长也表示,在2018年台湾公投时因为支持同婚,而收到了许多的匿名来信,指责与情绪勒索他,身为老师不应煽动与鼓励这样的议题。他强调,这样的道德约束曾一度让他怀疑自己,短暂陷入低潮。
机制保护提问方 接收方心态建设崩溃?
值得一提的是,匿名机制的出现,保护了提问方可在不需要背负任何责任下肆意发言,但接收方在看见这些评论时,心态上又有什么影响呢?
“人的大脑是为坏的事情而设计的。”
针对匿名提问使用后可能产生的心理负担,陈心坚博士表示,人的大脑非常奇妙,他举例,人在饥饿状态下时常会自问自答,想了许多想吃的料理,但无论吃了什么料理都不会太在乎,反倒会因为某餐厅服务差或食物不好吃时,才会铭记在心。
“所以这就跟匿名机制类似,在别人提问众多的问题或赞赏时,你都不会太在乎,反而是唯一的一个恶评,就会牢牢记在心里,甚至久久挥之不去;越想不去理会,反而会让自己因为这件小事而纠结。”
陈博士指出,大脑在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变迁,潜意识和警觉性会不由自主地改变,逐渐会因为一些细微的动作或言语而受到影响。
多参加实际活动 重拾欢乐与参与感
虽然科技的进步使人的生活感到更加简易,但线上的互动始终还是比不上线下的温度和实感,因此陈博士表示,希望大众能多参与实体活动,慢慢让自己重新接纳在参与过程中,重拾快乐、幸福、欢乐与参与感。
“人的设计是需要与现实生活进行接轨,而不是虚拟世界;但我们也不能因此抛弃虚拟世界,而是要懂得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中,找到平衡。”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