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慷冀火箭发射站计划 带动高科技产业生态链
马来西亚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指出,建设火箭发射站可带来国外的技术转移,带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刺激新兴经济,也给国人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他星期二(9月27日)接受《亚洲新闻电视》的直播访谈时透露,随着科技和通讯的应用日渐普及,全世界在2020年发射2000颗卫星,到了2022年增加至7000颗,可见卫星的需求量庞大。
有鉴于此,建设火箭发射站具有潜在商机,能让大马进入经济转型,从密集劳力的制造业转为高科技产业,开拓经济领域。此外,在引进外资来到大马发射卫星,也间接引入国外的航空技术,提升大马的航空技术,建立更完善的产业生态链。
同时,郑立慷表示,大马理工大学(USM)拥有多年的航空工程系课程,但由于国内没有相关的工作,导致毕业生外流到海外,或者专做其他工作。若能顺利完成此计划,也将为大马的航空工程系毕业生带来就业机会。
郑立慷是在9月14日宣布科艺部通过大马航天局(MYSA)正研究建立火箭发射站,并计划在2026年完成。
提升卫星服务软体应用的发展
国际时政及安全课题研究院蓝中华博士补充,从组装、设计、燃料储存到运输,都能让大马学习到生产的流程,累积经验。
蓝中华是中国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博士和马来亚大学战略与防务研究硕士,他说,估计建设火箭发射站可带来百亿美元的商机,扣除成本后也能有可观的利润。除了硬体方面的经济效益,软体应用的产业更是不可忽略。
“卫星技术提升后,也能带动软体应用的发展,比如天气预测、地图及物流方面可以有更先进的应用程序,进行精准的分析,多方面为人们带来便利。”
郑立慷也认同,他解释,大马政府如今使用其他国家的卫星,开发了超过50个应用程序,用于农业、渔业和天气灾害预防等方面。“现在的应用程序可以侦测到鱼群,让渔夫可精准抓鱼。”
择地需考量人才供给及基建
询及国内什么地点或州属适合建设火箭发射中心,郑立慷表示,除了需要探讨地理位置是否适合,也需考量其他因素,包括人才供给和当地的基础建设情况。
他说,在卫星发射中心的选址要求方面,除了必须是符合安全因素的地广人稀,当地的交通便利也是因素之一。
私人融资方式进行 政府不会耗资巨款
“目前有几个地方,包括沙巴和其他州属都适合,有几个州政府对这项目都非常感兴趣;我们也知道有好几家本地公司和他们在国外的伙伴,已在为此着手研究可行性。”
他重申,这项计划是以私人融资方式进行,政府并不会耗资巨款或忽略民生问题。而科艺部所扮演的角色是负责确保这项工程符合政府的安全指南和规定。他也透露,完整的指南将在下个月公布。
相关新闻:
- 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 展开3个月太空探索
- 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风雨无阻观测
- 安华与马斯克视讯会议 谈卫星服务和投资
- 首颗大马制人造卫星 俄罗斯完成升空!
- 大马首座火箭发射台 有望2026年建成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