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19%湄公河鱼类 正走向灭绝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保护组织星期一(3月4日)发表报告称,不可持续的发展威胁着湄公河的健康和鱼类种群的多样性,令这条东南亚大河五分之一的鱼类物种面临灭绝。

法新社报导,湄公河从青藏高原到南中国海绵延近5000公里,是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数千万人的农业和渔业生命线。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和25个全球海洋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所共同编写的报告,湄公河鱼类面临的威胁包括栖息地丧失、湿地被转用于农业和水产养殖、不可持续的采砂、入侵物种的引入、气候变化的加剧,以及水电大坝使河流及其支流的水流变得支离破碎。

水电大坝成最大威胁

鱼类生物学家霍根(Zeb Hogan)说,目前最大的威胁是水电开发,而且这种威胁的势头可能还在增长。他说,大坝改变了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排名第三的湄公河的流量,也改变了水质,阻碍了鱼类洄游。

据路透社2022年报道,中国在上游修建的水电站大坝,阻碍了为湄公河三角洲数以万计的农场,提供必要养分的大部分沉积物。

保护主义者在题为《湄公河被遗忘的鱼类》报告中指出,湄公河中的1148种或更多鱼类中,约有19%正在走向灭绝,报告还补充,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因为人们对38%的鱼类知之甚少,无法判断它们的保护状况。

发展危害4000万人粮食安全

在这些面临灭绝的物种中,有18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其中包括两种世界上最大的鲶鱼、世界上最大的鲤鱼和巨型淡水黄貂鱼。

霍根硕,地球上任何地方最大和最稀有的鱼类,都出现在湄公河上。

报告说,湄公河的鱼类产量占世界内陆渔获量的15%以上,每年的制造的收入超过110亿美元,湄公河鱼类的枯竭可能会损害湄公河下游流域,至少4000万人的粮食安全,因为他们的生计依赖于这条河流。

“湄公河三角洲各国现在协调努力,扭转对鱼类种群的不利影响为时不晚。如果我们采取集体行动,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这条河流,希望依然存在。”

相关新闻: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