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发展聊天机器人的优劣
河情河理
坦白说,面对人工智慧聊天机器人的后续研发科技,我会把筹码押在欧美胜于中国。
这并非是看轻中国科学家的开发实力,而是宏观使用环境结构持续不变的话,纵然人工智慧再怎么聪明,也无用武之地。
简单来说,中国的“被消失文化”若持续,肯定会成为发展聊天机器人的一个绊脚石。毕竟,聊天机器人的本质就像是个无所不知的神,能通晓一切,迅速整理时间脉络与事件重点,然后可能会根据过往收集的讯息,大略推测出未来趋势的走向。
无关立场与属性,纯粹根据餵养的资讯发展出来相对中立的资讯参考器。真人总有情绪或偏见,那至少聊天机器人是根据数据整理出来的结果,人工智能永远都是冷静的第三方,自然就会有判断上相对优势的宏观视角。
例如,若询问“美国独立的经过为何?”、“美国的黑奴历史经过?”、“英国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重大冲突?”、“请评价法国政府在不同年代的人权水平”等,把这些问题打入ChatGPT,鼠标闪烁不到3秒钟后,精简重点就开始迅速列出。
就算有些历史上尚有争议的事件,只要多加追问,聊天机器人的用语都会非常温和,不偏不倚地把事情经过尽量陈述,让使用者能毫无顾虑地把所有疑问慢慢釐清。
只是,若换成在中国,就可能会面对太多“不能说的秘密”,导致机器人无法畅所欲言,就间接失去了这项未来科技竞争的最大优势。
设想“何谓天安门事件?”、“为何64是个敏感数字?”、“请概述中国的人权现象”等疑问输入后,中国开发的聊天机器人就像目前网页搜寻的情况一样,出现“没有结果”或“你说搜寻的资讯并不存在”的话,就算撇开政治因素不谈,这个使用效益绝对不符合商业需求。
终究为了符合利益极大化的竞争环境,使用者绝对会倾向使用欧美开发的聊天机器人,毕竟那里才是真正的资讯海洋,在那里所有问题都不受限,提问也不怕会触犯任何政治敏感点,那才符合聊天机器人被创造出来的终极理想模式。
因此,我非常了解香港政府目前想要积极开发专属的聊天机器人,毕竟ChatGPT的制造商已经将包括香港和澳门在内的中国排除在支援的国家名单,微软和谷歌等巨头也无法资助这类项目,为了要追上国际竞争的轨道,香港也只能自食其力。
而一旦中国无法突破资讯的全面传播,导致聊天机器人的资讯受限,人工智慧或许会直接让欧美与中国的科技战拉开距离。纵然中国拥有大量的优秀工程师和科学家,手上拥有海量多样化的数据,却因国家严格的审查制度,导致系统生成内容的灵活性受限,影响用户的最终体验,也间接会丢失争夺人工智能的全球霸主地位。
科技之于政治的影响,又如何巧妙地牵制经济发展,恐怕未来几年就有答案。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