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結婚紅包錢才夠?
隨心雜緒

百物通脹下,賺錢不易,連結婚也難。現在於酒樓或酒店辦個酒席,少說都是千元令吉起跳,這還是二三線城鎮的水平,如果是在大城市,宴請一桌的婚席分分鐘都是兩三千令吉,加上酒水另計,一場婚宴的主辦要想打平已屬不易。
近日在社交媒體專頁Tarc Confessions,有名華裔男子匿名投稿分享自己在武吉免登的一間酒店舉辦婚宴,怎知收到一封20令吉的紅包,加上種種事情令他感到非常不滿。他哀嚎,現在婚宴一席少說都要1千500令吉,但卻收到朋友紅包只包20令吉。

而他也對那些被發出請柬當日卻沒出席也沒包上紅包的賓客表示不滿,說就算沒來也要交代別人把紅包送過去,而不是假裝忘記或者認為沒有出席就不需要給紅包。
禮金數額量力而為
結婚是一個喜悅,而宴請就是分享我們的喜悅,讓親朋戚友來見證這個幸福的一刻,然而多數人在婚禮上會特別注重這一件事,那就是婚禮的紅包多寡,參加中式婚禮送禮包紅包是不可缺少的,那紅包錢到底要包多少才適合,其實大原則看得就是觀察場地,交情及回禮數額,當然大前提還是要隨自己的經濟能力而定。

“紅包傳統”上都有一個行情,一般上懂得人情的人,或者會先了解喜酒場地的桌錢範圍,以新人不會虧錢為基礎,加上交情的深淺即可拿捏到一定的度,比如說如果是一般同事朋友交情,如果是宴請酒樓或酒店,若經濟許可,紅包錢在150令吉至200令吉是不為過,婚禮的紅包行情或者是讓新人可以透過禮金,至少可以覆蓋一點桌錢費用。
我們探討一下台灣及中國結婚行情,台灣結婚紅包行情如果屬於普通朋友交情一人到的行情基本上是在1500至2200之間(約250-350令吉),而在中國上海,參加同事婚宴一般隨禮1000元人民幣(約700令吉),這些行情都是依據當地的消費而定,都是一筆開銷。此外包紅包我們也會考量到之後的回禮,比如說你經濟比較許可,包上一包500-1000令吉的紅包,那對方或者在你結婚回禮時或者也會感到壓力。
最重要的一點,准新人需了解請朋友出席是要分享喜悅,不是以“賺錢”為目標,更不要妄想賺回本,有些人結婚會搞到如同總統任職般宴請全世界,熟悉的不熟悉的,一律大派請柬,你覺得高興,收到的人可不一定,尤其是只有一兩面之交,或者是純網友,或者是普通到平常連講兩句話都沒有的朋友,真的就不好認為人家一定會來,或一定會包你紅包。
主人家宴客應有道
曾經有個朋友就是在結婚時宴請一大堆朋友,有者只見過一次面,於是很多人因為不熟悉乾脆連紅包也沒包,婚禮也不出席,最後落得五桌“真空”,酒樓菜肴都準備好了,唯有請你把五桌的菜肴都打包回家去,不僅沒賺,還要倒虧。
結婚包紅包是一門學問,而請誰出席更是需要考量,在經濟不易年代,結婚紅包錢已成為很多人的負擔,尤其是在適婚年齡及結婚旺季,很多人可能因為收到一個月太多紅炸彈而吃土,因此最好根據經濟條件及關係親密隨禮,無需打腫臉充胖子,而懂行情的人自然隨行情給紅包,但身為新人,態度也要大度,心意到了就好,也要體恤一些可能真正面對經濟拮据的朋友。

紅包僅是婚禮的一環,因收到紅包的多寡而影響自己的婚禮心情,那真的賠了夫人(虧錢)又折兵(心情影響),因此將婚禮極簡化,僅宴請真正要好的朋友及親人,即不會計較紅包,也無需擔心需要支付太多,讓結婚禮儀回歸到最純粹的快樂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