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P玩具崛起潮涌 企业加速走向全球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高盛星期一(7月28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尽管中国目前在IP消费上的支出仍显著低于北美、日本等成熟市场,但随着情感价值在消费决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IP所承载的溢价空间正不断扩大。同时,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传播渠道正在迅速放大IP的受众群体,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目前中国IP玩具市场仍属蓝海。”上海夏至良时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指出,“中国本土IP玩具品牌已进入充分竞争阶段。当前市场前五大IP玩具公司合计仅占据20.8%的市场份额,其他份额则分散于大量中小厂商手中,行业仍存在通过创新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

“潮玩+原创”激发内需

高盛的研究进一步显示,中国IP玩具市场在供需两端均已显现出强劲的驱动因素。在供给端,IP种类日益丰富,多元化IP矩阵正持续拓宽客户群体,而通过品类扩展和精细化产品设计,IP的商业变现路径日渐清晰。从需求端来看,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个性化、情感化内容的需求持续上升,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潮流玩具品类正不断从盲盒拓展至毛绒玩具、可动玩偶、大娃等更丰富的产品形态,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同时,原创IP更新节奏也在明显加快。例如,52TOYS在今年陆续推出CiCiLu、PoukaPouka与NINNIC三款原创IP,Letsvan则推出了原创IP赛诺诺(SiiNONO);潮玩品牌TOP TO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孙元文表示,计划将自研产品在整体产品结构中的比例从40%提升至70%。

2025年7月24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举行的国际动漫展上,泡泡玛特展位出现在展馆现场,迎来开幕日人潮。(图:路透社)

随着本土市场的持续升温,中国企业也在加快“出海”步伐。数据显示,中国潮流玩具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已由2020年的3%大幅攀升至2025年的18%。其中,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中国头部IP玩具企业,正逐步跻身全球行业前列。

根据3家全球IP玩具龙头企业披露的最新财务数据,2024年乐高营收达786亿元人民币(约463.9亿令吉);万代南梦宫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营收约600亿元人民币(约354.1亿令吉);三丽鸥则录得71亿元人民币(约41.9亿令吉)。而泡泡玛特2024年实现营收130亿元(约76.7亿令吉),已超越三丽鸥,跻身全球前列。7月18日泡泡玛特发布的盈利预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不低于200%,净利润增长不低于350%,显示其高增长态势仍在持续。

2025年7月22日,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一名路人在街头展示其购买的仿冒版Labubu玩偶。(图:路透社)

“泡泡玛特在海外的表现印证了中国企业在国际IP市场具备竞争潜力。”杨怀玉指出,“随着全球市场对优质IP的认可度提升,中国IP玩具品牌与国际巨头正面交锋已难以避免,规模化‘出海’将成为趋势。”

泰国成首选出海市场

在全球IP竞争格局中,海外头部企业凭借成熟的全球渠道布局保持领先地位。例如,乐高在全球已设有超过1000家门店,其中500家落户中国;万代南梦宫则计划在2025财年推动其玩具业务创下历史新高,目标营收290亿元人民币(约171.1亿令吉),净利润达51亿元(约30亿令吉)。这一增长部分得益于其在北美和亚洲市场的业绩提升。

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摩根大通在7月发布的报告预测,泡泡玛特2025年海外销售额将同比增长234%。这种强劲增长不仅证明了品牌的全球吸引力,也为其他中国IP品牌出海提供了范例。

一位国内潮玩品牌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表示:“泡泡玛特的全球化发展路径极大鼓舞了其他企业。例如,泡泡玛特在泰国市场取得成功后,当地消费者对中国潮玩品牌接受度迅速提升,许多国内品牌在‘出海’选址时都会优先考虑泰国设立直营门店。”

中国IP融入海外

作为中国文创内容企业代表,量子之歌集团创始人李鹏在202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会上指出,集团已在东南亚与北美市场启动本地化运营,并于6月初在泰国曼谷举办首场海外快闪活动,成功验证了公司IP“出海”的内容能力与品牌接受度。展望未来,公司将进一步优化结构与资源效率,稳步推进核心业务节奏,持续强化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

卡游也在海外市场积极布局。据其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已于2024年10月正式启动“出海”计划,目前已有十余款IP登陆海外市场。在市场选择上,卡游优先开拓东南亚地区,并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对IP的文化接受度进行差异化调整,从而实现从“产品出海”迈向“文化出海”的战略升级。未来,卡游还将结合当地热门IP开展产品共研,推动国际化本土融合。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