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假期购物季遇冷 关税与通胀抑制消费热情
去年同期,Ash Harbor 的橡木威士忌分酒器和 ThinkFit 的餐盒套装以八至九折促销,今年却维持原价。
Upstream Brands 公司负责人丹·佩斯柯斯(Dan Peskorse)说,这都拜关税所赐。该公司在亚马逊等网站销售商品,假期旺季营收占全年比重可达 35%,而供应多来自受新关税影响的国家。
以铜制香草脱叶器为例,去年售价不到 20 美元,如今因美国对金属加征关税,价格涨至约 30 美元。
佩斯柯斯说:“商品成本被关税推高后,再打折根本不划算。我们担心消费者手头紧,整体支出在减少,这是一场完美风暴。”
品牌维持形象
从精品包品牌 Coach 到健康设备制造商 Therabody,多家公司都缩减促销力度。部分企业将原因归咎于关税与通胀,部分则为维持品牌形象。
顾问公司 AlixPartners 时尚零售业务主管索尼娅·拉平斯基(Sonia Lapinsky)说:“今年的节庆购物季非常特殊,零售业面临许多挑战。”她指出,许多企业此前还能吸收首轮关税冲击,但现在“已无空间再推出以往那种折扣”。
Therabody 首席执行官蒙蒂·夏玛(Monty Sharma)表示,旗下按摩枪售价 329.99 美元,LED 面罩售价 379.99 美元,虽然部分商品仍会打折,但幅度已不如去年。由于关税压力,公司今年被迫调涨售价 5% 至 7%,并正将部分产线移出中国大陆。
消费者更谨慎
在物价高企、可支配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减少促销仍具风险。普华永道(PwC)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态度转趋谨慎,预计今年节庆平均支出将较去年下降 5%;17 至 28 岁群体的预算缩水幅度更达 23%。
GlobalData 总经理尼尔·桑德斯(Neil Saunders)说,零售商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他们一方面要维持利润,另一方面又清楚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期待折扣刺激购买。”
他预期,今年“黑色星期五”仍会出现“相当合理”的折扣,但多数促销建立在此前涨价的基础上,“折扣看起来深,实际上并不多”。
市调机构 Circana 零售业首席顾问马歇尔·柯恩(Marshal Cohen)指出,今年圣诞档期零售商仍会频繁推出促销,但优惠幅度将低于往年。企业下单更谨慎,避免库存过多后削价出清而侵蚀利润。
他说:“宁可卖到缺货,也不要削价清仓。”
精品减少促销
柯恩指出,关税并非唯一原因。Coach 等品牌希望商品保持吸引力,以原价销售。
Coach 首席执行官托德·康恩(Todd Kahn)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虽然市场上部分品牌仍持续促销,但我们过去几年已刻意远离大幅折扣。”Coach 希望通过推出新款和限时抢购吸引买气。
Nike、Levi’s 和 Ralph Lauren 等品牌也采取类似策略,逐步减少甚至取消折扣活动,以维持商品独特性。折扣往往削弱品牌的稀缺感,对精品业者尤其不利。
尽管如此,消费者仍在寻找超值优惠。密歇根大学 11 月初步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接近历史低点,显示民众对就业前景与物价上涨的担忧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