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涨势方兴未艾 全球粮价新一年续升温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由于大米和其他食品价格上涨, 许多亚洲国家的通货膨胀持续升温,其中菲律宾和印度,食品价格的上涨占通货膨胀的50%至70%。

大米价格不可能很快回落,因为许多大米出口商越来越不愿意将大米销往国外,而是优先考虑国内需求。人们越来越担心 2000 年代末的粮食危机可能重演。

《日经亚洲》报导,一些亚洲国家的通货膨胀已开始出现放缓迹象,但仍在继续影响消费者。

11 月份,菲律宾的通货膨胀率为4.1%,而美国为3.1%,欧元区为2.4%。近三分之一的增长来自于大米价格的上涨。

早前,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将大米价格上限冻结一个月,直至10月初,并称大米是“国家的命脉”。

干旱影响收成

2022 年,俄罗斯入侵被称为欧洲粮仓的乌克兰后,全球小麦和玉米价格飙升。尽管粮食通胀对美国和欧洲造成了沉重打击,但战争对亚洲的影响相对有限。

然而,自今年年初以来,粮食通胀的中心已转移到亚洲,亚洲约占全球大米需求的80%。尽管国际小麦价格已开始回落,但大米价格却在12月底攀升至15年来的最高点,比1月份上涨了约40%。

价格上涨主要归咎于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干旱,这一天气现象给南亚和东南亚带来了干旱,破坏了稻米作物。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22-2023收获年度全球大米总产量为5.1 亿吨。

大米通常在生产国国内消费,包括中国,中国是最大的大米生产国,产量达 1.5 亿吨。国际大米价格往往波动很大,因为全球产量中只有10%左右用于出口。

食品保护主义推高大米价

这种波动严重影响了那些无法满足国内需求,而不得不依赖进口的国家。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进口国。

今年7月,占全球大米出口量40%的印度禁止出口除巴斯马蒂大米以外的白米,使全球大米市场遭受了新的打击。

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政府显然希望,在2024年全国大选之前优先考虑国内供应。11月份,印度通胀率仍高达 5.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7%,占整体涨幅的70%。仅主食价格就上涨了0.5%,莫迪急需压低大米价格。

第一生命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西滨彻(Toru Nishihama)说,明年2月面对全国大选的印尼,政府也急于提高粮食安全,可能会优先考虑国内供应,从而推高大米价格。

全球似乎准备陷入一个负面螺旋,即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因异常天气增多而加剧,促使粮食生产国囤积粮食,加剧对供应的担忧。

担忧重演亚洲粮价恐慌

汇丰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诺伊曼(Frederic Neumann)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2008年亚洲粮食价格恐慌的记忆犹新。15 年前,由于投机资金流入市场,全球食品价格飙升。

根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的数据,许多粮食的价格目前正呈现出更加剧烈的波动,8种主要农作物中的7种都将出现大幅波动。

食品通胀严重影响了南亚和东南亚人民的生活,食品占该地区家庭总支出的30%至50%,而发达经济体的这一比例约为10%至 20%。

食品价格上涨也会影响政府政策。面对飙升的通货膨胀,菲律宾中央银行在10月底的紧急会议上,将其关键政策年利率提高了 25个基点,达到6.5%。

全球通胀正在消退,然而许多亚洲国家并未走出困境。由于粮食通胀仍在持续,该地区的政策制定者继续面临着在控制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取得平衡的艰巨任务。

相关新闻: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