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华文教育与华人教育“松绑”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马来西亚目前有约1800间华文与淡米尔文小学(华小约1300间,其余为淡小),绝大多数是马来西亚独立前就存在的,主要目的是让华裔及淡米尔裔通过母语教学的熏陶,传承文化传统。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非马来裔政治代表坚持保留这些学校。这些学校后来也被纳入国家教育主流。

不过,这类学校常被某些人视为马来西亚国民团结的“绊脚石”;另一些人认为,这些学校体现马来西亚的多元面貌,非常宝贵。

较早前,马来西亚高庭与上诉庭裁定,“多源流学校”(vernacular schools,也就是华校与淡米尔校)使用非官方语文为教学媒介语符合联邦宪法。马来西亚联邦法院三人司法小组也以2对1裁决,不准大马伊斯兰教育发展理事会(MAPPIM)与马来作家联盟(GAPENA)对此上诉至联邦法院(马来西亚最高法院),可说是“母语教育”的胜利。

这意味着这两类学校能够“保持原状”,继续以华文与淡米尔文为教学媒介语。对华印社群而言,“母语教育”受到宪法保障,得以延续,法庭裁决具有标杆意义。

多源流学校的设施也较完善,越来越多巫裔家长把孩子送入华小就读。(图:互联网)

的确,多源流学校是马来西亚的特色,还有宪法保障和法庭确认,但以族群来界定“母语教育”并不是长远之计。

以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为例,长久以来,大马华社把“华文教育”与“华人教育”捆绑在一起。

这无疑是大马华人政治力量的重要来源,也是大马华人身份认同的泉源,但随着华裔人口比例下跌、进入华小就读的非华裔与日俱增,“华文教育”与“华人教育”有必要松绑。

华文教育毕竟是语文教育,是跨族群的,随着华文的经济商业价值走高,非华裔学习华语的趋势会变得更明显,有朝一日,捍卫华文教育绝对可能不再是华人拥有的“专利权”。届时,华文教育还是华人政治的筹码吗?

华人教育是以族群为对象,其特点之一是跨语言的,“华文华语一定是华人的母语”并不是天经地义的事。

因此,大家有必要划分“华文教育”与“华人教育”,华校只是华裔子弟学习母语的途径。

事实上,马来西亚大部分就读华小的华人在小学毕业后,都在华文不是教学媒介语(有的是上单科华文,每周三到五节)的中学就读。他们在维护文化传承扮演关键角色。

与此同时,不谙华文华语的大马华裔基本上都会讲方言,再加上生活环境的熏染,亦能传承华人传统文化习俗,甚至捍卫华人的权益(包括在特别的学校接受“母语教育”)。在确立马来西亚母语教育的宪法地位扮演关键角色的陈祯禄(马华公会创办人)是海峡华人(峇峇),本身不谙华文华语,也不会华人方言。

这些例子显示,语文有广泛作用,而传承文化只是其中一个重要作用,我们并不能假设学华文就更像华人,正如我们并不因为学英文而变得像美国人或英国人、学马来文就变得像马来人一样。

因此,马来西亚联邦法院确认华淡小分别使用华文与淡米尔为教学媒介语,也为大马华人创造契机,严肃思考为“华文教育”与“华人教育”松绑。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章龙炎

章龙炎是大马新闻资讯学院(AKIT)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马来西亚政治、政治文化、海外华人和政治传播等。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