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迷你退休
随心杂叙

根据汇丰最新发布的《生活素质报告》显示,在马来西亚,越来越多的富裕人士正兴起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那就是“迷你退休”。一半的大马高净值人士计划在职业生涯中安排至少一次长达一至两年的“迷你退休”,而且许多人希望在一生中体验两到三次,把人生切割成一段段充电再出发的阶段。
这种“迷你退休”的概念,并非传统的带薪休假,它可能长达6个月至2年,目的不只是放松,而是彻底跳脱职场节奏,用来旅行、陪伴家人、学习新技能,甚至重新规划人生方向。对富裕人士来说,他们认为理想的状态是每隔7年休息一次,让自己的人生保持弹性和活力,调查也发现,多达七成七的大马富裕人士相信,迷你退休有助提升生活品质。
这种迷你退休的概念,其实跟在欧美国家年轻人流行的“Gap Year”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谓Gap Year,是在高中毕业或大学入学前,甚至大学毕业后,抽出一年时间暂时停下脚步,去旅行、打工、志愿服务,或单纯地探索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欧美国家,无论是雇主,父母和教育体系都接受这种“间隔年”的生活态度,认为它能帮助年轻人更成熟、更有目标感地继续学业或踏入社会,相比之下,大马社会普遍强调“时间不能浪费”,年轻人一毕业就急着就业,生怕输在起跑线,因此很多年轻人会错过了在最年轻去看世界的机会。
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种富人的迷你退休概念仿佛听起来是遥不可及,成年人的生活充斥着责任与压力,一次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暂停,不仅意味着工作和收入的停顿,也可能让辛苦积攒下来的存款大幅缩水,尤其是现在经济不景,裁员风盛起,别说迷你退休了,连请假旅行都不敢妄想。

思维转向
笔者也曾进行过两次的Gap Year,一次是抛光存款毅然飞去英国一年的打工旅游,一次则是去台湾学习有机饮食半年,虽然在外界看来属于“不务正业”,但其实都是在边赚钱边看世界的模式,我觉得这个Gap Year更类似一种思维转向,让我们去开拓生活的多元性,而我也从这两个旅程中学习到如何开始数字游牧工作的模式。
现在很多从事自由事业的年轻人所热衷的“数字游牧民族”模式,其实也与富人的迷你退休相似,数字游牧工作强调边工作边旅行,借助远程工作维持收入,在世界各地过“旅居”生活,而迷你退休则是彻底放下工作,短暂抽身,专注享受当下的自由。
我觉得,两者的共同点都是追求自由与弹性,但迷你退休更适合已有一定事业基础的人,而数字游牧则更契合年轻人、自由职业者或不受地点束缚的工作者。那对普通人来说,如果我们无法达到富人迷你退休的境界,我们可以用数字游牧的形式,边打工边旅行,用我们的技能去换取“暂时离开职场”的资源。
在线工作
如今,在AI、远程工作与生活模式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也多了很多在线工作的机会,很多人也开始意识到,人生或者不该只是“工作、存钱、退休”的三点一线,我们不必等到65岁才能够退休,而是可能可以在正盛年的当儿,来个小小的暂停,期许带来更大的人生蜕变。
或许我们无法像富人那样,在一生中安排两三次昂贵的“迷你退休”,也难以随心所欲地用上百万令吉去体验一段长达数年的旅居生活。但如果我们也可以在繁忙的生活轨道上,留给自己一段放空的时光,哪怕只是短短一个星期,让自己抽离日常的奔波,重新审视生活的方向,那也是一种属于普通人的“瘦身版迷你退休”。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