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学生的受访风波

河清河理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我为他的后续生活有点担心。

近期有个香港电视访问画面引起热议。香港中学“自行分配学位”及“统一派位”结果公布,许多媒体前往“明星学校”油麻地天主教小学采访。

其中获派第一志愿华仁书院的小六陈姓学生受访时,除了对成绩感到兴奋外,也分享自己平日五天放学就去补习,付出很多有此回报,觉得值得。当媒体追问是否辛苦时,他认为谈不上辛苦,只因觉得“读书是自己的本分”。

不过,在陈姓学生受访时,左侧同学表情却耐人寻味,尤其听到每周五天补习及读书是本分时,除了惊讶地睁大眼睛与嘴巴外,还与右侧同学互看,似乎对这段问答有不同想法。

当媒体追问是否辛苦时,他认为谈不上辛苦,只因觉得“读书是自己的本分”。不过,左侧同学表情却耐人寻味。(图:互联网)

原本只是历年寻常受访影片,却因为左侧同学的表情包太抢眼,促使这段影片被剪辑后,迅速在网络上爆红。而各大视频新闻留言区,却开始充斥许多酸言恶语。

“左侧同学一定觉得受访者太假,所以才会忍不住露出真性情。”

“官腔做作,这个以后肯定是当政府的料。”

“难怪香港会没得救,都是这些人太噁心。”

或许争议太大,后续新闻采访该校校长,她表示后来询问左侧同学当下看法,后者坦诚表现惊讶,是因不知道受访同学每天都要补习,觉得好辛苦,却又佩服受访同学真心喜欢念书,平日看似轻松,最终能考取好成绩;而与右侧同学交换眼神,是的确压不住内心惊讶,而右侧同学的眼神是表达“别人在做访问,干嘛动来动去”。

究竟哪个版本是真实想法,我想现在很难追究。不过,看完影片我当下有两个念头。

若以传统媒体伦理来说,受访者旁边两位的表情,绝对会让这则新闻失焦。(示意图:Canva)

第一,这段影片适合这样播出吗?

毕竟,若以传统媒体伦理来说,受访者旁边两位的表情,绝对会让这则新闻失焦,加上记者当下没有追问他们的表情含义,观众肯定会自行脑补他们当下的动机。

从收视率来说,很明显这是流量密码。只是以保护受访者的角度来说,能不能有更好的方式处理,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

第二,影片播出后,受访者的私生活会不会受影响?

纵观大部分新闻网站留言,几乎一面倒都是批评这名小六学生太虚伪,恶意标签各种不好听的字眼,这些会否在他之后的成长之路受影响,包括受到日常不定时的同学嘲讽,朋友也会不断反复拿这个当作一辈子的玩笑等,甚至进入职场后表现上进,却被同侪故意用这个受访影片施以精神霸凌。

网络留下的印记是一辈子的事,人的恶意可以无下限,我真的不太敢想像他日后面对的压力。

网络留下的印记是一辈子的事,人的恶意可以无下限,我真的不太敢想像他日后面对的压力。(示意图:Canva)

或许,若错过当初追问旁边两位同学的回应,是否能在播出时将他们打马赛克,或独留中间受访者的画面?而这次风波,是否会给媒体从业员一个经验,下次受访时尽量守住新闻伦理,让受访画面锁定一个人,以避免许多戏剧化的变调新闻?

我知道不太可能。毕竟在追求流量的媒体世界,有话题才有人追踪,而这些最后都能成为广告收入来源之一,在订阅率日渐下滑的年代,谁能抗拒这个间接吸引金主的操作手段?

但愿这只是一场看了就忘的小风波。愿这名小男生不受网络留言与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响,坚定自己的求知欲望,把时间花在有价值的研究,长大后看回这段影片时,能骄傲不悔地说——我很开心能活出小时憧憬的大人模样。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新闻:

郭朝河

跨界媒体人、各类活动主持人、专栏作家、电台兼职DJ,拥有时评、影评、乐评、旅游、杂文与人类图等多个专栏。曾出版《在生活,藏一座雪山》。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