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2024”为以巴冲突添花絮

翻看西东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美国媒体报导,5月6日,美国纽约市大都会博物馆慈善晚宴,一个视频显示美国名模兼TikTok网红海莉(Haley Kalil)在会场外咪嘴说了一句“叫他们吃蛋糕吧”,引起一些网民的愤怒,认为名流对无辜的巴勒斯坦妇孺遭受到的非人道苦难不敏感,进而导致了“封锁2024”(Blockout 2024)运动的诞生。

此运动的目的是在惩罚那些对加沙危机保持沉默,并继续支持与以色列有联系品牌的名人,“叫他们吃蛋糕吧”常与法兰西王国最后一个王后玛丽安东妮相提并论,不管这有没有历史根据,但是要表达的是上层人不知人间疾苦。较便宜的面包都难求,还叫挨饿的人吃蛋糕!更何况是以色列政府为了要达到铲除哈马斯的目的,继续发威,许多巴勒斯坦平民“居无定所‘’,三餐不继?

为什么针对名人?其背后的理由是名人有影响力,他们“应该”用自己的影响力向政府施压,介入以巴战争以停止战争,而不是选择沉默或者支持“侵略者”以色列,或者传达没有同理心的信息。

全球掀起抵制潮,“封锁2024”旨在惩罚那些被认为对加沙危机保持沉默,并继续支持与以色列有联系的品牌的有影响力的名人。(图:美联社)

的确,向来就有不少名人使用他们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回馈社群,例如当志愿团体组织的亲善大使、赞助人,为这些拍摄公益广告、筹款等等。这几乎都是自愿,也就是符合名人个人信仰与兴趣而作,并不一定要高调处理。

即便如此,名人对政治上表态治向来比较谨慎。除了少数通过明确的党派立场建立自己的粉丝群,一般娱乐圈的名人都是超越政治的,至少会选择在这方面保持低调甚至是沉默,以免顺得哥来失嫂意。

因以巴冲突战火不断,杯葛知名连锁店麦当劳、肯德基及星巴克浪潮继续延烧,业务也受到影响。(图:互联网)

所以,“封锁2024”要通过抵制来“迫使”名人表态谴责以色列,可谓强人所难。不过,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是以巴冲突在去年10月爆发后兴起的全球杯葛、撤资与制裁(BDS)运动的延续。之前我们看到多是抵制与以色列有“联系”的餐饮企业,包括麦当劳、肯德基炸鸡、星巴克等等,试图要改变以色列继续蚕食巴勒斯坦的政策。

你可能也喜欢

根据一些媒体报导,在此“封锁2024”运动展开以来,美国一些名人如泰勒丝(Taylor Swift)、Serena Gomez与Billie Eilish等因此在TikTok和IG流失了数十万至100万名粉丝。

杨紫琼也“上榜”

在亚洲的名人也无法幸免。根据网传的封锁名单,有30个名人“上榜”,其中包括马来西亚籍的奥斯卡影后杨紫琼。印尼也有人发起抵制那些支持以色列以及保持沉默的名人与公司。

封锁这些名人的社交媒体帐户意味着名人制作的任何内容都无法在社媒里看到,进而影响与赞助商的合作、流量、互动与收入。当然,要是名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不是社交媒体的内容,影响可能相对的小。
整体来看,以巴冲突后出现的杯葛与示威活动,效果基本上与美国主导的国家对俄罗斯的施加的制裁一样,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俄罗斯在乌克兰越战越勇,而以色列到现在还坚守要剿灭哈马斯的目标,扩大对拉法(Rafah)的军事行动。

对以色列政府而言,只有控制拉法口岸和费城走廊(The Philadelphi Corridor)才能完全控制加沙,进一步实现加沙“去军事化”目标。

现在的情况是,即使世界上唯一的强国美国已经警告以色列政府,全球舆论也不偏向以色列,但是其总理內塔尼亚胡依然故我,大有你奈我何的姿态,看来只有他下台,才真正有希望停息现在的以巴冲突。全球的杯葛运动,尤其是最近要名人表态及谴责以色列的运动,只不过为以巴冲突增添一些花絮。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章龙炎

章龙炎是大马新闻资讯学院(AKIT)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马来西亚政治、政治文化、海外华人和政治传播等。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