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校园MeToo】她被消音、他消失 马大教授性骚扰结果呢?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马来西亚校园MeToo事件持续发酵,一宗原本被“淡出视野”的高等学府性骚扰争议,如今再度点燃公众怒火。

这起引发广泛关注的案件,主角是一名来自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数学研究所的系主任级教授。女学生指控他长期性骚扰,更有不雅照片与影片在网络上流传。尽管事件引起舆论哗然,但有关教授仅被“带薪停职”两个月,至今未面临任何法律惩处。如今更已恢复教授职务,令外界质疑校方是否在刻意淡化事件。

早在2024年12月,已有媒体揭露该名教授的不当行为,包括私下约会、语言挑逗与肢体接触等,甚至传出裸照及影片外泄,严重冲击学界声誉。

随后,在社交媒体上,有疑似受害者的网民发文指出,在舆论与媒体压力下,涉案教授虽被校方“暂停职务”2个月(2024年12月23日至2025年2月24日),但此举并非正式处分,而是一项“带薪停职”安排。

舆论热度下降 他悄悄复职

更令人震惊的是,随着媒体与舆论热度下降,该名教授于今年2月已悄然“复职”。

根据马来亚大学官网资料显示,该名教授目前仍被列为在职“教授”,履历中也未显示任何停职记录,反而持续显示其为系主任,任期直至2025年3月1日。

与此同时,有网民挖出,该教授近期以“出差”为由避开校园视线,疑似避风头之举。此事迅速在网络掀起舆论风暴,引发公众对于高校内部机制的不满,纷纷质疑马大是否在刻意回避处理此案。

删帖、噤声 二度伤害受害者

更令人心寒的,曾在今年3月公开不雅影像与聊天记录的疑似受害者再次发文,批评社交平台以“未经当事人允许的私照”及“涉及性暴力内容”为由,陆续删除与此案相关的多篇帖文。

发文者批评,社交平台作出的删除决定,不仅未顾及揭露事实的意义,反而形成了对受害者的二度噤声。

“删帖的是平台,噤声的是受害者,失声的是社会,而加害者——依然在出差。”

她还表示,已有多人证词、不雅影片、对话记录等铁证浮现,却始终被包装成“无证据”、“还在调查中”的模糊处理,令人质疑校园系统是否正为加害者提供遮蔽与庇护。

随着事件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社交平台上掀起声讨潮。许多声音呼吁马来亚大学必须立即公开调查进展,停止“拖延模糊战术”,正视学生安全问题。此外,也有不少声音呼吁高教部介入调查,设立更严谨的申诉与保护机制,防止类似悲剧重演。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