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收入锐减 下班需跑外送维持生计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小
中
大
中国部分中小城市近期出现医生为补贴收入,而在下班后兼差跑外送的现象,引发社会关注。外界担忧,医疗人员在高压工作下仍需额外兼职,恐影响医疗品质与病患安全。
中国医疗体系降薪问题持续扩大,医师薪资下降已成普遍趋势,甚至有出现薪资“砍半”的现象。《中央社》引用市场研究机构《华医网》6月发表的“医疗人才2024年薪资及就业调研报告”指出,这波收入缩水并非个案,而是结构性问题。
报告显示,近3万名受访医务人员中,有57.9%表示2024年收入减少,主因是绩效奖金大幅缩减且持续恶化。甚至连北京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生也透露,医院过去7至8年间不断以升职不加薪、小幅下调薪资等方式“变相减薪”,整体收入累计降低超过20%。医院管理层也频频提醒员工,要预期未来准备“过苦日子”。
部分工资难以发放
薪资下滑对基层医院冲击最为明显。一名资深医管人员指出,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医生月薪跌至人民币2000至3000元(约1164至1746令吉),部分地区甚至连基本工资都难以发放,因此才出现医生兼差跑网约车或外送的情况。
即便在上海等一线城市,部分医院收入也减少10%至15%,有医师表示,今年以来整体收入普遍下降30%至50%,原因包括经济低迷、医保控费政策、以及医院过度扩张等多项因素叠加。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媒体指出,问题核心在于公立医院仍被要求“自负盈亏”,医生薪资与医院营收高度绑定,使医务人员成为经营压力下的“人肉沙包”。对此,中国国家卫健委已表态,将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固定薪资占比,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缩小医院间薪酬差距,以提升医生薪资稳定性与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