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联手打击东南亚诈骗 人口贩运危机浮现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美国近期成立“诈骗中心特遣队”,加大打击与东南亚相关的加密货币诈骗力度。美国估算,这类以“杀猪盘”为主的骗局每年让美国民众损失近百亿美元,其中不少诈骗团伙在东南亚境内运作,并依靠人口贩运维持规模。

美国司法部指出,诈骗集团往往将受害者拘禁在缅甸、柬埔寨与老挝等地的园区内,在武装看守下被迫从事诈骗,所得再通过美国平台洗钱后转往海外账户。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估计,至少10万人被贩运至东南亚的“诈骗园区”被迫工作。这些“诈骗工厂”在疫情后迅速增多,并常与网络博彩等合法产业混合运作。UNODC警告,这些中心已发展成“工业化规模”的网络犯罪。

近期,柬埔寨太子控股创始人陈志因被指控涉入庞大的诈骗网络而受到调查。全球多地执法部门已冻结资产,包括美国扣押约150亿美元的比特币。

合作蓝图浮现 但应避免政治化

分析认为,美国的“特遣队”可能成为国际合作模板,但警告不应将行动政治化或定义为“对抗中国”。美国司法部将部分诈骗集团归类为“中国跨国犯罪组织”,而事实上,美中两国都公开敦促东南亚严打诈骗产业。

泰国上周将中柬籍博彩业者史志强引渡回中国,面临网络诈骗、人贩与虐待罪名。

菲律宾大学学者马拉里(Mallari)指出,诈骗危机牵涉人权、跨国犯罪与区域治理,需透过多边合作处理。他表示,东盟已在今年通过《打击网络犯罪与网络诈骗宣言》,并应把美国倡议视为深化情报交换与合作的契机。

区域需与中国合作但避免被主导

新加坡ISEAS研究机构学者Surachanee Sriyai表示,没有证据显示中国政府直接参与诈骗活动,中国近期加强打击主要因为大量中国民众受害,反为东盟—中国合作创造空间。

她说,东南亚必须与中国合作,但关键在于“如何在不让中国主导的情况下,利用其技术与资源,以多边框架推动合作”。她也提醒,不应将中国投资与犯罪挂钩,“西方好、中国坏”的叙事既不现实也无助于区域发展。

马拉里则指出,美中在打击诈骗议题上有共同利益,为双方竞争中的少数合作空间。他强调,东盟的真正考验,是能否从长远角度出发,看见问题核心是“受害者被迫卷入犯罪”。

Sriyai补充称,要真正遏制诈骗产业,必须解决诈骗园区滋生背后的治理漏洞,“除非处理根源问题,否则东南亚将持续处于脆弱状态”。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