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防疫与房地政策无动摇 外媒:没实际解决方案

中共二十大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表明,在防疫清零和房地产市场政策上的方向没有改变,这是两个影响中国经济的主要风险因素。

彭博社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上周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赞扬防疫清零政策,尽管他在有关未来规划的篇幅中未再提及疫情。

中国政府在出现疫情时限制人员移动的政策,导致年轻求职者的失业率飙升,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下滑。图为成都市上月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美联社档照图)

与此同时,他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提到先前的用词与定位,该行业因旨在遏制债务和金融风险的政策而经历了有史以来最长的衰退。

这两个因素一直是拖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主要因素,经济学家预测,中国今年增长率仅为3.3%,是40多年来第二低的增速。第三季度生产总值(GDP)数据定于周二发布,可能会从第二季度几乎停滞的增长中缓慢复苏。

开放或推迟至明年二季度

高盛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二十大可能不是重大政策变化的拐点。他们认为,重新开放可能会至少推迟到2023年第二季度——而且届时也是逐步实施。

英国广播公司(BBC)指,习近平在演说中甚至没有承认防疫清零政策造成的社会和经济痛苦。政府面临但未提及的其他巨大挑战包括飙升的青年失业率和房地产危机。

BBC认为,这场将近两个小时的演讲重在标准的党的言辞上,缺乏对中国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案。

英国广播公司(BBC)指,习近平在演说中甚至没有承认防疫清零政策造成的社会和经济痛苦。政府面临但未提及的其他巨大挑战包括飙升的青年失业率和房地产危机。(图:美联社)

彭博社指出,中國政府在出现疫情时限制人员移动的政策,导致年轻求职者的失业率飙升,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下滑。随着购房者越来越不愿举债和房地产开发商未能如期交付项目,房屋销售下降 。

愈少经济学家预计,北京对房地产行业需要更严格监管的立场会出现显著反转或放松。尽管政府试图通过告诉银行向房地产开发商提供更多贷款,并鼓励地方政府减少购房限制,来稳定房地产市场。

“房住不炒”口号又出现

习近平在讲话中未提及“房住不炒”的口号,令外界期待发展商的痛苦可能减轻。但后来官媒公布的报告全文中这条口号又出现了,从侧面也反映出解读党代会报告之难。

澳新银行中国高级亚洲信贷策略师Ting Meng表示,这个口号以及对房地产行业的整顿可能不是北京方面近期的焦点,当局可能继续出台支持住宅销售的政策,但不太可能直接帮助私营发展商的债务问题或限制违约。

仲量联行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说,习近平讲话的文本表明,防止房价过快上涨的目标目前已经完成。

彭博社指出,随着中國购房者越来越不愿举债和房地产开发商未能如期交付项目,房屋销售下降 。(美联社档案照)

交易员解读:科技为重

虽然期待“动态清零”政策转向的人并有找到希望的答案,但习近平对科技、环境、国家安全等特定领域的强有力措辞可能表明一些行业将获得政府支持。市场观察人士尤其关注有关北京可能支持房地产和科技业的迹象。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商务部发布了一系列规定,限制向中国客户销售半导体和晶片制造设备。习近平的讲话中对此作出反击,承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投资者可能预期会有更多支持性政策出台。

投资气氛阴霾未吹散

不过总的来说,二十大会议前笼罩中国投资市场的阴霾,几乎没有因为习近平的讲话而被吹散分毫。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过去一个月下跌逾5%,创出1991年该指数建立以来党代会召开前的最差表现。人民币兑美元今年下跌逾10%,势将创下1994年以来的最差年度表现。随着房地产危机的加剧,中国的美元垃圾债已跌至纪录低点附近。

Natwest Markets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刘培干表示,北京对技术和创新做了多次强调,这意味着重点可能会从降低金融风险和减少债务成长转向对发展高科技投入更多资源。

法国外贸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吴卓殷表示,“清零”政策仍将是对市场情绪和经济成长的最大拖累,但至少短期而言,当局对房地产市场的立场可能软化。

吴卓殷指,由于整体基调和成长前景改变有限,市场可能只会对某些行业感到兴奋。但最大的担忧是,政府管控的收紧是否会影响中国的商业机会,进一步放大国有与民营企业之间的两极分化。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