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业“定向降准”释放资金逾百亿元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结算)8月3日深夜公告说,拟自今年10月起进一步降低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由现行的16%,调降至平均接近13%。

陆媒澎湃新闻8月4日引述业界人士估测,此次股票类业务最低备付金缴纳比例由16%调降至平均接近13%,预计可向市场释放人民币300亿至400亿元(约189亿~253亿令吉)。

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

据指出,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的下调,一般被市场理解为券商业的“降准”。此举将减少全市场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可一定程度缓解市场的流动性压力。

结算备付金是指结算参与人存放于中国结算所开立资金交收帐户中用于完成证券交易及非交易结算的资金,通俗来说就是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或其他结算机构为客户代理买卖而设立的交易手续费准备金,业务规模越大备付金的金额越大。

2019年以来,中国结算曾两次调降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分别于当年12月由20%调降至18%,以及2022年4月由18%调降至16%。

活跃资本市场 提振投资者信心

报导表示,此次调降是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举措之一。

你可能也喜欢

业内人士分析,此项措施实施后,结算参与人的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最低可由现行的16%调降至13%,有助于鼓励结算参与人及客户尽早完成资金交收,进一步提升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人等市场机构的资金使用效率。

有利于吸引外资

中国官方去年初正式启动货银对付(DVP)改革时指出,改革同步降低结算参与人的结算备付金最低缴纳比例,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境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

报导说,DVP是国际市场普遍采用的基础制度,用于保障证券交易达成后钱券足额交收。中国证券法规定,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为证券交易提供净额结算服务时,应要求结算参与人按照DVP原则,足额交付证券和资金,并提供交收担保。

据中国结算官网,公司根据中国相关法规于2001年3月设立,属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持有50%股份。 2001年10月起,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承担的全部证券登记结算业务划归中国结算承担,证券法规定的全国集中统一营运证券登记结算体制由此形成。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