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研究用AI预测人生轨迹 引发隐私忧虑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丹麦一个由科学家和数据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正在利用人工智能(AI)和数百万人的数据,开发一个名为”life2vec”的算法,试图预测个人从出生到终老的各个生命阶段,旨在提高公众对这项技术潜力和风险的认知。

法新社报导,开发该算法的目的不是出于病态的好奇心,而是希望探索所谓的深度学习程序可以发现的模式和关系,从而预测广泛的健康或社会“生命事件”。

丹麦技术大学教授苏纳·莱曼(Sune Lehmann)是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预测人类生命的通用框架。只要有训练数据,它可以预测任何事情,比如健康结果、收入水平等。”

该算法的运作过程类似于ChatGPT,但它分析的是影响生命的变量,如出生、教育、社会福利甚至工作时间表。研究人员试图将语言处理算法的创新,应用于“检查人类生命的演变和可预测性”。

虚假网站为收集个人数据

莱曼解释,“从某种角度来看,生命就是一系列事件的序列:人们出生、看小儿科医生、入学、搬家、结婚等等。”

不过,该项目一经公布,便引发了外界对所谓“死亡计算器”的质疑。一些虚假网站欺骗用户,宣称可以使用该人工智能程式预测预期寿命,但实际上是为了收集个人数据。

研究人员坚持表示,该软件目前仅供内部使用,没有公开或提供给更广泛的研究界。

模型基础基于600万人数据

该模型的基础是丹麦官方统计机构收集的约600万丹麦人的匿名数据。通过分析事件序列,可以预测一个人的生命结果,直到最后一口气。

当预测死亡时,算法的准确率达到78%;而预测某人是否会搬到另一个城市或国家,准确率为73%。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35至65岁人群的早逝率上,因为在这个年龄段,死亡率较低,可以更好地验证算法的可靠性。

莱曼承认,目前该工具尚未做好在研究范围外使用的准备,“这只是一个研究项目,我们正在探索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

他和同事还希望探索长期结果,以及社交关系对生命和健康的影响。他们认为,该项目可以与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算法上的投资形成公开的对比,有助于公众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及其潜在影响。

专家:可能被滥用来歧视

丹麦数据伦理专家佩妮莱·特兰伯格(Pernille Tranberg)表示,事实上类似算法已经被保险公司等企业使用,可能会将人们分组,并根据健康状况等增加保费或拒绝贷款。

她说:“它们(保险公司)可能会根据你的慢性病等将你归类,从而要求你支付更高的保险费,或者拒绝你的贷款和医疗保健,因为你注定活不了多久。”

一些开发商已经尝试将此类算法商业化,推出所谓的“预测寿命时钟”,但很多都不可靠。特兰伯格呼吁,需要公开透明地讨论这一技术的应用及其伦理影响。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