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建交50年】魏家祥:人民利益摆中间  马中友好缔双赢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马来西亚和中国于1974年5月31日建交,但早在建交前,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简称“马华”)便和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登场,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缓和。同年11月,马华其中一名领袖曾永森代表时任首相敦拉萨把一封信交给中国,希望了解中国对马中建交的看法。

当时,曾永森即是大马内阁部长,也是大马乒乓总会会长。他看准时机,延续了中美乒乓外交带来的契机。

1972年,马中各自通过联合国代表商讨建交事宜;1973年,大马邀请中国乒乓队来马;1974年5月28日,敦拉萨率团访华,并于5月31日签署建交文件。

在场见证历史的马华领导人包括马华总会长李三春、曾永森和王成就。自此以后,大马也见证中国改革开放,迈向国富民强之路,马中两国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魏家祥:我们支持一个中国政策,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对大马无往不利。(图:亚视新闻)

马中友好 国民受惠

马华总会长魏家祥强调,维持良好的马中关系能为人民创造利益,无中生有挑起敏感问题,只会让他人感到不安。

今年适逢马中建交50年。魏家祥接受《亚视新闻》专访时,畅谈马中友好关系这些年来如何惠及大马,并以马来西亚第二家园为例,说明“误判”局势可能导致大马错过发展契机。

他说,当中国经济实力崛起时,中国人也开始走向世界,而到外国的中国人最希望获得外国居留权,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久居于某个国家。

获居留权只为方便 

魏家祥说:“他们不要成为公民,而只想在外地居留,不需要每隔几个月又要申请准证那么麻烦。很多中国商家在其他国家都有居留权,主要为了方便进出。”

他否认中国人会一窝蜂前来大马争取成为公民,更强调数十万中国人要入籍,藉此“侵占”大马是子虚乌有的指控,而这类指控还造成马来社会不安。

收紧计划招致损失

魏家祥说,政府2018年收紧第二家园计划,当中国人把钱移出来时,包括香港发生动乱期间,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把钱转移到生活费非常贵的新加坡。

“这些移出来的资金,一度高达90%去了新加坡。大马如果能从中吸引20%或30%前来投资,相信我们的经济也会蓬勃发展。”

华裔应发挥优势

魏家祥说,大马华裔的祖辈都来自中国,根在中国是永远改写不了的事实,血脉相连这一块也无法否定。

他强调,在大马落地生根的华裔效忠大马,但立足大马时,要放眼世界。

他说:“其实不用看得太远。看看中国,当年祖辈怎样赤膊南来。中国今天强大了,海外华人身在中华圈里,我们有语文优势,文化也相似,为什么不能够加深彼此间的关系?”

魏家祥认为,搞好马中关系能创造更多经贸机会,若中国和东盟的关系越来越好,这一区也将成为世界未来的焦点。

技术在手  谁也夺不走

谈到中国一日千里的科技发展,魏家祥说,放眼未来,任何行业都好,大家要看领航者是谁,谁有技术,谁就有优势。

他表示:“技术不能靠枪弹压下来的。科技公司不断开发的新技术都是全世界需要的技术。只要掌握好技术,谁也无法夺走。”

魏家祥:技术在手,谁也无法夺走。(图:亚视新闻)

他以TikTok为例说,美国想禁TikTok,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谁拥有TikTok,而是谁开发TikTo,“到底谁拥有它的技术,那才是关键。”

提到华为,魏家祥说,在面对欧美打压时,华为依然继续在大马扩充业务,说明华为希望把大马发展成中企的平台,继续把先进技术引进大马。

黎家伦

摄影 + 剪辑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