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选在11月? 扎希及国阵的3大风险

9月17日,国阵青年团竞选机器推介礼一片蓝海中,国阵主席阿末扎希站在舞台上,士气高昂地向台下1万名团员保证,跟首相依斯迈沙比里关系一片融洽。
条件是,沙比里务必今年举行第15届大选,两人关系才 “没问题”。
镜头一转,依斯迈与在旁的国阵青年团长阿斯拉夫一同咧嘴而笑。
扎希甚至无惧年末东北季候风水灾,放话边赈灾边竞选,只求全国大选立即举行。
媒体揣测,沙比里将会在9月30日巫统五大巨头会议上,顺从党意,10月财案提呈后解散国会,11月大选。
扎希或许想效仿砂盟在2021年12月雨季时办砂选举击溃在野党,但扎希算盘似乎有些冒进。
一:国阵只有33%白区
首先,砂盟稳操胜券,黄顺舸达雅首长派失效,砂行动党主席张健仁只打监督制衡牌,最终在野党溃不成军,砂盟横扫92%议席强势执政。
时空转至2022年国选。多方内部消息说明,国阵内部沙盘推演,有把握的国会议席(白区)只占三分一,必输的议席(黑区)占三分一,其他议席多为灰区。

其中,政府机构已受到指示,明年3月之前都要备妥赈灾机制,特别是气象局已声明,拉尼娜现象一直活跃,11月吹起的东北季候风雨水充沛,各地随时一雨成灾。
虽然扎希愿意下场赈灾,不过涉及庞大政府机制及志愿者协调,赈灾一不力或会怪罪在掌权国阵政府头上,不利选情。
伊党盘踞半岛东海岸三州、吉打及北霹雳,此地素来是东北季风水灾黑区。
身穿深红色T恤的伊党志工团素来是当地赈灾先锋,其代主任谢迪(Shehdi Hazrik Shamsudin)在伊党喉舌《哈拉卡》撰文,天气预报气候恶劣,指示各地志工团主任鉴定水灾热点,准备赈灾。
而雪州希盟主席兼大臣阿米鲁丁汲取去年12月巴生河大水灾救灾不力的教训,今年9月中也已指示各政府单位,应对雪州滨海区大涨潮及豪雨引发的水灾。
国阵一不小心还会踢乌龙球,白白让熟悉地方情况的伊党或希盟州政府拾到宝,失去选情先机。
就连沙比里也在扎希发出豪言后转口风,要求媒体询问民众,是否会对国阵在雨季时办选举感到生气,证明沙比里与扎希完全不同调。
二:定罪失委任状权力
第二、扎希迄今能与沙比里分庭抗礼,催促内阁首长解散国会,唯一依赖就是发出国阵候选人委任状的权力。
9月23日,沙亚南高庭将宣判,扎希外国签证涉贪案是否表罪成立。
倘若自辩失败,扎希被判罚款超过2000令吉或入狱1年,社团注册局法令第9A(1)条文规定罪犯不得出任政党要职,除非获得社团注册局局长网开一面。
众所皆知,社团注册局议决,与内政部长的政治意愿息息相关。现任内长韩沙再努丁所属的土著团结党,与巫统不睦。
扎希能否保住政治生涯唯一权力—签署委任状,需要看高庭和社团注册局的裁定。
一旦扎希保不住其国阵兼巫统主席的职位,接下来签署委任状的笔落在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手中,更遑论出任首相。
末哈山没有官司缠身,大可与沙比里配合用时间换取空间,以”干净的巫统或国阵形象”出击大选,何而不为。

三:哈斯尼是前车之鉴
第三、柔佛巫统主席哈斯尼失去大臣一职,是沙比里或失去相位的前车之鉴。
3月柔佛州选时,扎希宣布,形象良好及行政能力手腕强的哈斯尼是国阵大臣人选。
哈斯尼率军狂胜后,重夺柔佛三分二州席。最终扎希诺言沦为一纸空谈,大臣位置交给翁哈菲兹。
随后,沙比里获得末哈山认可为国阵海报男孩,即首相人选。
党的保证在柔佛州选后已经不可靠。扎希或许可以如2021年8月推翻土著团结党籍的慕尤丁相位,以党权撤掉依斯迈相位。

但是,沙比里掌权后为保住相位,迅速与希盟签署谅解备忘录。朝野一致通过反跳槽法、废除强制死刑等希盟主推的改革措施。
哪怕扎希重施故伎,以党职派的10个国席,还能说服国盟50个国席倒阁,沙比里还可以依赖希盟91个国席加持,保住议会多数。
更何况希盟主张,本届国会任满为止有利于他们,乐得不提早大选。
今年831国庆前夕,沙比里宣布6大公务员好消息,其中加薪升职额外假期都在2023年1月开始生效。
如果沙比里贸然在今年选举,岂不是白白浪费公务员对他的支持,打乱拜相之路。
我能理解,沙比里在回应大选时间时,一直积极耍太极避谈确切时间,只是不断抛出“就快到了”的空泛之谈。
扎希一直打的大选如意算盘,会面对上述3大风险。沙比里等其他巫统4大巨头,是否愿意跟着扎希舞步?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