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股挡住利空因素 港股强势实现三连冠

本周依然利空消息居多,但亚洲股市似乎不受影响而多数走高。其中港股再度备受追捧,连续三周坐上冠军宝座;泰股则遭受重大卖压,在全场敬陪末座。
美联储愈趋谨慎
回顾美联储近日动态与发言,鹰派似乎愈发占据高位。美联储理事且手握货币政策投票权的库格勒(Adriana Kugler),在本月20日表示,为了约束仍居高不下的通胀,应继续在利率按兵不动,即维持不变在4.25%至4.50%间。
“新经济政策的效果伤不确定,未来利率取决于具体情况。但考虑到目前面临的风险,我认为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利率不变是合适的。”
美联储副主席菲利普杰斐逊(Philip Jefferson)同样抱持谨慎态度。他说,由于美国经济与劳动市场仍然强劲,美联储没必要急着降息。“我们需要时间来评估未来数据,届时再决定如何调整利率。”

持谨慎立场的,还有费城储备银行主席哈尔克(Patrick Harker),“现时货币政策仍具有限制性,加上经济增长仍保持弹性,这足以支持美联储按兵不动。”
美联储担忧的,自然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放话祭出的关税武器。近期特朗普的“关税论”似乎愈演愈烈,他仔本月18日表示,正计划对进口汽车加征大约25%的关税,此举也不排除会延申到进口药品、半导体等。
特朗普扬言加征关税
他也扬言,说率会“在一年内大幅提升”。此举,旨在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
面对金砖国家(BRICS),特朗普同样毫不手软。特朗普在21日再度警告,若BRICS尝试削弱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将对相关国家的商品加征150%关税。“若BRICS想创造新货币,或让人民币取代美元,我们将透过加征关税予以回应!”
芝加哥储备银行主席古尔斯比(Austan Goolsbee)对此表示,大规模的关税可能会严重搅乱全球供应链,继而加剧通胀,其严重性不逊于新冠疫情。
圣路易斯储备银行主席穆沙勒姆(Alberto G. Musalem)同样担忧,上述关税政策对通胀的影响,“这可能迫使美联储采取更限制性的货币政策。”
美中贸易战有望降温
美联储鹰气逼人之际,亚股似乎不为所动,过半上演欢腾戏码。市场认为,美中关系有望改善,是最大幕后功臣。


特朗普在20日表态,可能与中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这反映出他对于中美贸易战趋缓一事,持开放态度。尽管特朗普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未敲定何时会晤,但市场大致乐观看待两人的协商结果。
众亚股中,香港恒生指数以按周上涨3.79%之姿位居榜首,这也是港股连续第三周荣登冠军宝座。有此佳绩,除了归功于前述特朗普发言,也得益于科技股在人工智能(AI)趋势下迎来大爆发。表现最亮眼的是小米集团,按周大涨接近16%。
近期交出满意业绩的阿里巴巴,也按周飙升近12%。该公司近期表示,会继续加码投资AI领域。
泰交所拟收紧卖空限制
雅加达综合指数、台湾加权指数、韩国综合指数也表现不俗,个别按周走高2.53%、2.49%以及2.45%。
欢乐情绪之中,仍有部分亚股遇上卖压。其中泰国SET综合指数沦为最大输家,按周下跌2.04%。过去两年,在上市公司业绩疲弱、经济前景低迷的夹击下,外资一共从泰股撤资10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泰国证券交易所在本月19日宣布,会收紧卖空和高频交易的限制,作为恢复投资者信心的举措之一。
回看马股,受外资抛售影响,吉隆坡综合指数按周微跌0.04%,属于跌幅最轻微的亚股。至于众行业指数,同样跌者居多,其中医疗保健指数伤势最重,跌幅达7.94%;其次是科技指数,按周下挫4.06%。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