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電器巨頭將易主 東芝接受2萬億收購獻議

醜聞纏身的日本電器巨頭東芝集團(Toshiba)已接受私募股權公司日本產業夥伴股份有限公司 (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 提出的2萬億日元(15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
JIP代表的財團有約20家日本公司,包括金融公司Orix、電子零件製造商Rohm及能源公司“中部電力”等,包括日本三井住友銀行(SMBC)在內的一些銀行預計將為該交易提供資金。
總部位於東京的東芝周四(3月23日)晚些時候宣布,JIP以每股4620日元的價格收購東芝股票,總出價為2萬億日元。
不過,東芝管理層、日本政府和該公司大量的外國股東一直在該公司的未來問題上存有分歧,維權投資者尋求實現回報最大化,目前尚不清楚他們是否對最新出價滿意。
如果收購成功,將成為今年亞洲市場最大筆交易案之一,也會是日本史上最大私募股權收購交易案之一。同時也意味着,具有148年歷史的東芝集團將被私有化。
打壓外國投資者
這個曾引領日本家電業的公司,多年來深陷財務造假、管理不善、官商勾結等醜聞,聲譽一落千丈,由“日本之光”淪為“日本之恥”。東芝的深層問題始於2015年7月下旬,當時爆發一場規模龐大的會計帳目虛報醜聞,規模更超出10億美元,導致社長田中久雄請辭。
東芝21世紀初花70億美元收購核電設備生產商美國西屋多數股權,希望開拓全球核電市場。但2011年福島核災改變一切,福島核電站6個反應堆中,3號機和5號機反應堆由東芝供應,其中3號機損毀最嚴重。事故後,東芝不僅拿不到新訂單,不少已到手的訂單也被取消。
由於安全成本飆升,美國西屋公司在經歷了多年的嚴重虧損後,於2017年申請破產。為了掩蓋金融危機和福島核災後的巨額虧損,東芝走上財務造假歪路。
2021年6月,東芝被曝光曾夥同日本經濟產業省的官員向外國投資者施壓,以便在股東大會表決時,如願選出自己安排的董事人選。
2021年至今,醜聞纏身的東芝多次提出分拆和收購計劃,均被董事會否決,管理層也不斷換人。直至去年10月,JIP在競標者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