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运动能防失智?专家:关键并非动作本身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社交媒体近日流传多种声称能预防失智症或阿尔茨海默症的“手部运动”,如拍手、轻敲手指、画圈等。

近来,网络上掀起一股“防失智手部运动”风潮,大批网友纷纷尝试模仿。许多人笑称,这些看似轻松的小动作,实际操作起来却比想象中困难得多。

然而,《哈芬登邮报》(HuffPost)引述神经科医生克里斯·温特(Chris Winter)指出,坊间流传的说法并不准确。温特表示,目前尚无任何运动能真正预防失智症。

尽管研究显示,手部训练或许能帮助改善轻度认知障碍、维持大脑功能,但若认为仅靠手部运动就能远离失智,是过度夸大的说法。

温特指出,手部与手指的协调训练只是众多身心活动的一环,关键并非动作本身,而在于过程中的“参与与专注”。他建议,人们若想维持脑部活力,不妨选择能激发专注力与协调性的活动。

另一位神经科专家卢克·巴尔(Luke Barr)则指出,若一开始无法顺利完成拇指与小指交替触碰等动作,并不意味着认知功能退化。他解释,这类练习需要专注与协调,初学者感到困难属正常现象。

健康生活习惯才是预防关键

神经科医生马吉德·福图希(Majid Fotuhi)则补充指出,大脑若能经常参与复杂且新颖的活动,就能逐渐建立起“脑储备”(brain reserve)。他解释,拥有较高脑储备的人通常能延缓失智症状的发生,或在出现症状后减轻其严重程度。

福图希提醒,真正威胁脑部健康的并非手部灵活度,而是长期的生活方式问题,如不良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睡眠不足等。

他建议大众,与其担忧自己做不好网络上的手部动作,不如着重于培养良好习惯,例如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并维持社交互动,才是真正保护大脑健康。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