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易便秘 中医示警恐是失智前兆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小
中
大
秋季气候干燥、主“燥”,容易引发便秘。中医师朱益智提醒,若长期出现排便困难或大便干硬等症状,除了与饮水不足、膳食纤维摄取不够有关,长者若长期便秘,更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警讯。肠道免疫系统一旦紊乱,会透过肠脑轴影响中枢神经,造成认知功能退化。
朱益智指出,便秘绝非单纯的肠胃问题。国际期刊《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研究显示,便秘会导致肠道菌群结构改变,扰乱免疫系统平衡。近年来广受关注的“肠脑轴系统”理论也指出,肠道菌失衡与长期便秘,可能是神经退化性疾病的早期征兆。
便秘扰肠伤脑

从医学角度来看,每周排便少于三次、排便困难、粪便干硬、解不干净,皆属便秘。朱益智表示,便秘可能源于短期压力、饮食不当,或是长期生活习惯所累积。若长期排便困难,不仅会造成情绪焦虑,更会破坏肠道菌相平衡,影响大脑功能。
他进一步引用《Neurology》期刊研究指出,长期不当使用泻药的人,罹患失智症风险增加64%。原因在于泻药可能破坏肠道菌相,使毒素无法有效排出,经由迷走神经影响大脑认知。
三大通便穴助排便

朱益智建议,预防便秘应多摄取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与全谷类,并补充益生菌食物,如优格、发酵食品,同时减少高油脂与加工食品摄取。此外,他也分享三大“通便穴”,可通过按摩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一、支沟穴:位于手背手腕横纹往上约四指处,每日按压30秒、3至5次,有助调节肠道水分代谢、增加弹性。
二、鱼际穴:位于拇指掌面与手背交界的中点,可清肺热、润肠通便,特别适合口干、便干等「热便秘」症状。
三、商阳穴:位于食指靠拇指侧的指甲根部边缘,轻掐30秒至1分钟,每日约三次,有助缓解「有便意却解不出」的情况。
他提醒,若短时间内排便习惯或大便形状明显改变,甚至出现出血,应尽快就医检查,以排除更严重的肠胃疾病。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