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人到不足千人 美中学术交流陷”断层危机”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在华美国留学生总数仅剩880人,与2011年巅峰时期的1.5万人相比,降幅高达94%。这一惊人的数字变化,正成为美中关系紧张局势下的又一个警示信号。

在北京清华大学攻读政治学研究生的美国学生苏珊·圣丹尼斯深刻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带来的压力。她形容自己扮演着”民间外交官”的角色,经常需要向中国同学解释美国政策,同时为美国亲友解读中国政治动向。”每一次对话都可能影响他们对美国的整体印象,这种责任感让人倍感沉重。”她坦言。

双重冲击之下的教育合作

美中学术交流的衰落并非一夜之间发生。新冠疫情期间,严格的入境限制和封控措施曾将美国在华留学生数量压缩至历史最低点的211人。虽然中国重新开放后数字有所回升,但远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两国关系的结构性变化。贸易争端的升级、签证政策的收紧,以及特朗普政府时期对中国学生签证的限制措施,都对学术交流造成了持续冲击。傅尔布莱特奖学金项目在中国和香港停止申请,以及和平工作团关闭中国项目,都进一步削减了美国学生赴华的机会。

专家:失去”中国通”的战略风险

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对这一趋势表达了深切担忧。他指出,在美中竞争加剧的当下,缺乏对中国深入了解的专业人才,可能会在关键时刻造成战略误判。

长期在华任教的美国教授大卫·莫泽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美中两国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力量,我们迫切需要培养新一代的’中国通’,特别是在当前危机四伏的时刻。”

多元化留学渠道面临挑战

目前,美国学生赴华留学主要依靠短期交流项目、研究生学位课程,以及纽约大学上海分校、昆山杜克大学等合作办学机构。然而,这些渠道的容量和影响力都难以弥补整体交流规模的大幅萎缩。

分析人士认为,学术交流的减少不仅影响两国年轻一代的相互理解,更可能在长期内削弱两国处理复杂国际问题的能力。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这种”脱钩”趋势对双方都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负面后果。

随着国际形势的持续演变,如何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保持必要的学术交流与人文对话,已成为两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