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关于COP26的11道解答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将于来临的周日(31日)在格拉斯哥登场,有关会议将决定全球变暖的速度是否能根据2015年《巴黎协定》,维持在摄氏1.5至2度。

全球暖化将为世界各国带来冲击,包括影响全球生计、金融体系和未来发展的稳定性。

趁着大会召开之前,《亚视新闻东南亚》为你梳理联合国气候大会的相关问题。

1.什么是COP26?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又称“地球峰会”)上开放签署。上述公约旨在减少温室气体,以防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险干扰。

公约于1994年生效,目前有197个缔约方,即196个国家以及欧盟。自1995年以来,缔约方每年举行一次正式会议,即缔约方大会(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COP就是缔约方大会的简称。

第26届联合国气候会大会(COP26)原定2020年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由于新冠疫情推迟了一年。

2.全球暖化代价为何?

今年8月开始的加州森林大火烧足两个月,代价不小。 (图:美联社)

天灾频发导致洪水、火灾的发生,以致造成区域冲突及移民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粗略估计是,到2100年,无法控制的温度上升将使世界产出减少7%。世界中央银行绿色金融系统网络(NFGS)认为有关数字可能达致更高的13%。

3.哪些国家会最先感受全球变暖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将感受最深。世界上大多数生活在热带及低洼地区的贫穷人口已从洪涝及海平面上升,感受到气候变迁的影响,这些地区的人们却缺乏资源来减轻灾害。NFGS报告预测,亚洲和非洲大部分地区的总产量损失在15%以上,萨赫勒地区国家的损失将上升到20%。

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反常的感受最深。图为本周三被闪电水灾侵袭的柬埔寨金边,几位少年僧人涉水而过。 (图:美联社)

4.气候变迁对个人有何影响?

世界银行去年的一份文件认为,至2030年气候变化将促使多达1.32亿人陷入极端贫困,其原因包括农业收入损失;户外劳动生产率降低;食品价格上涨;疾病增加;以及极端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

5.恢复气候平冲的代价?

气候运动者们认为,越早行动越能改善当前的情况。研究显示,环保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投资,越早的投资可带来更多的回报,越迟开始则将造成越多损失。

6.在一个零碳排放的世界中谁会失利?

波黑萨拉热窝趁着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大会即将举办前,在波黑博物馆展出一支暴龙,并呼吁人们“不要选择灭亡,况且我(指暴龙)是被迫绝种的”。 (图:美联社)

主要依靠化石燃料的经济领域会受影响。智库Carbon Tracker在9月的一份报告中估计,若实现低碳排放,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将失去超过1万亿美元的常规投资。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呼吁,结束所有的化石燃料补贴,如果这些补贴包括供应、环境和保健的基础成本开销,每年将达5兆美元。

7. 碳排放的价格应该是多少?

瑞典气候少女格蕾塔(Greta Thunberg)带领其他志同道合者,29日在伦敦渣打银行前拉起布条,呼吁各国“停止赞助破坏性活动”。 (图:美联社)

试图对碳排放造成的损害进行估计且收税,或许可以对环保节能产生激励。但是全球只有5个碳排放国针对碳排放进行收税,且每吨排放量价格仅为3美元。这远低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控制全球暖化所建议的每吨75美元水平,路透社的经济学家经过普查,建议每吨碳排放收100美元的税。

8. 这会造成通货膨涨吗?

任何通过化石燃料生产且造成污染的商品都会面对价格上涨, 航空业就是最好的例子。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加拿大和欧洲推出的碳税推动了整体价格的下降,因为该税务削减了家庭收入,从而限制了消费者需求。若对气候暖化无动于衷同样会造成通货膨胀——欧洲中央银行去年的一份文件警告,极端天气带来的荒漠化和海平面上升,导致土地短缺,进而令食品和商品价格上涨。

9. 绿色科技是否真能导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勾?

可持续发展的最高水平,就是在不增加碳排放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至目前为止,能做到的相对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增长高于碳排放,或比较恶裂的情况,将污染产业转嫁到第三国家,这也是目前全球碳排放仍在上升的原因。

10. 谁在减排过渡时期将受当其冲?

欧盟等机构支持 “公正过渡 “的理念,承认向净零碳排放的过渡应该以公平的方式进行,以确保低收入群体的情况不会恶化。在全球范围内,自工业革命以来产生了大部分碳排放的富国,已经承诺每年津贴1000亿美元协助发展中国家减排,但这一承诺至今没有兑现。

11.减排会导致金融危机吗?

全球金融系统需要抵御气候变化本身的风险,以及在向净零排放过渡期间可能发生的金融动荡。各国中央银行和国家财政部正在呼吁银行和其他金融业者,正视其账面上的此类风险敞口。欧洲央行和其他监管机构已经明确表示,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新闻:


萧德骧

萧德骧毕业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外文系中文组,现为亚洲电视东南亚撰稿人。曾任报章记者及副主任,采访多届马新领导人会谈,关注国内外时事动态。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