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影响力盛久不衰的原因
沙漠玫瑰
著名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曾说:“谁控制了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带;谁控制了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控制了世界。”其所谓心脏地带是指囊括东欧、俄罗斯和中亚的广袤地区,世界岛则指欧洲、亚洲和非洲。
100多年前,麦金德提出这个理论后,顿时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依据麦金德的论述,未来世界的统治者将是来自占据欧亚大陆的陆权国家,海洋强国如英国也将会被取而代之。
然而,麦金德的地缘政治理论经不起现实的考验,他也低估了英国的帝国力量,即使麦金德本人也是英国人。
现实是英国成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世界第一帝国,其英国王家海军曾统治全球海洋,控制了全球关键航海咽喉,贸易航线,在全球五大洲有广袤的殖民地,以及英镑成为世界储备货币,而不是一个陆权国。
英国衰弱后,接替其成为世界第一霸主的是美国,又是一个海权国。在地理位置上,华盛顿位于西半球,远离麦金德所定义的心脏地带和世界岛,美国理应不会成为世界霸主,但美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成为世界唯一霸主后,迄今其国力仍盛久不衰。
英美经验显示,地缘政治无法决定一国能否成为世界霸主,有更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特别是英国,即使其已卸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其全球影响力仍排在俄罗斯、中国和日本之上,而制定对的外交政策就是让英国继续在全球伟大的关键。
英共和联邦
不像其他西欧殖民国家,英国在剥削和榨取殖民地的资源同时,也输出了西敏寺议会民主制度至殖民地。
葡萄牙人征服马六甲,然后走了只留下A Famosa堡垒,接着荷兰人也来征服马六甲,然后走了只留下游人打卡圣地——荷兰红屋。葡萄牙或荷兰人仅给当地人留下被征服的记忆,没有其他了。
英国人就不同,他们在殖民地实施分而治之和非直接统治政策,这减少了殖民国家经常会遇到当地人抵抗的矛盾。再者,为了提升殖民地的行政效率,英国人将国内的公共服务制度植入(Implant)到当地,并允许当地人参与公共行政事务。当地人获得机会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反过来就降低了对殖民的反抗。
事后来看,英国人愿意将统治权力分享出去(哪怕是最低层级的行政权力)取得了与比利时、法国、葡萄牙及荷兰不同的殖民效果。
英国懂得放手
当时代浪潮前进到殖民地萌生脱离殖民控制和建立独立的国家时,英国曾像其他殖民国家对独立运动实施血腥镇压。当殖民地独立运动来到一个蜂拥群起的转捩点时,英国懂得放手,采取了与殖民地和平谈判取得独立的方针。
这个方针,一来降低了殖民帝国解体的痛苦,二来减少了帝国的血腥统治成本,三来换取了殖民地继续保留英国影响力的机会。
尤其是英国政府在殖民帝国土崩瓦解之前成立的英共和联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英国以援助殖民地来换取在当地延续英国影响力及殖民地加入英共和联邦。
在鼎盛时期,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曾出现在33个共和联邦国家的货币上,这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可。从这点可看到英国采取的方针是成功的。
由英国亲手打造的英共和联邦成为了其在全球施加影响力的基石,迄今其拥有56个成员国,占了联合国191个成员国的近乎四分之一。
- 【英女王驾崩】港市民排数公里致哀 指英女王如“祖母”
- 【英女王驾崩】澳洲暂不更换5元钞票的女王头像
- 【英女王驾崩】等待70年继位 查尔斯三世能否通关守王位?
- 【英女王驾崩】加、纽、澳相继宣布查尔斯三世为新国家元首
五眼联盟
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英共和联邦有许多的成员国的正面是凸显其巨大的影响力,而负面则是每个成员国均有本身的利益盘算,不是每个成员国对英国的外交政策亦步亦趋。例如马来西亚有时会采取反对英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问题,马英采取根本对立的政策。
显然的,单靠英共和联邦来推动本身的议程,不是一个很好的选项。出于同文同宗的渊源,加拿大、澳洲和纽西兰成为了英国在英共和联邦最亲密及核心的盟友。再加上美国,就组成了著名的五眼联盟。
发祥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成立于冷战时期的五眼联盟是历史最悠久的国际情报组织。要在国际政治博弈中获得优势,知己知彼是首要条件,而五眼联盟就是紧紧围绕这个信条运作。
五眼联盟在全球各地部署的“梯队”监视系统,对全球电信和无线电信号进行拦截和分析。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所披露的文件,英国和美国在五眼联盟旗帜下执行以“棱镜”、“Xkeysocre”、“Tempora”为代号等等全球电信和电子情报拦截。
除了暗地里的情报监视合作,五眼联盟经常互相协调彼此的外交政策,使5国可以在一个国际议题发出一个声音。譬如,无论是在新疆、香港和南中国海问题,5国在遏制中国方面采取了共同的立场和措施。
英国通过五眼联盟获得了无价的情报资源和在外交事务上抱团取暖,但英国无法在每个议题保证会获得其他4国的支持,就好像纽西兰对五眼联盟的缝中必反政策采取选择性支持态度。
英美特殊关系
在五眼联盟中,唯独英国和美国的关系是最为坚固。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曾以“特殊关系”来形容英美之间的关系。这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延续迄今的特殊关系,意味着美英生死与共和背靠背的无条件互相支持。
1980年代,英国与阿根廷围绕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争议爆发了战争。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大西洋南边,距离阿根廷非常靠近,但距离英国本土非常遥远。当战争爆发时,英国组织了远征舰队远赴马尔维纳斯群岛与阿根廷开战。
在此战争中,美国政府公开支持英国,并为英国远征队提供军事物资支持,包括卫星通信和情报监视分享,这些支持为英国赢得战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当美国发动非法的入侵伊拉克战争,这时英国给予了无条件的回报支持,英美不顾联合国的警告,携手入侵伊拉克和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在开战之前,英国前首相东尼布莱尔向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说的“无论如何,我都会支持你”(I’ll be with you, whatever)这句话,将英美的浮沉与共特殊关系露骨的表达出来。
前几天,美国总统拜登在会见英国新首相特拉斯时说,英国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这重申了英美特殊关系。
三环外交
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印度将在今年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6大经济体,此是英国经济首次被前殖民地反超,且英国退出欧盟之后的经济形势越来越糟,国力将持续衰弱下去。
然而,凭着独到的外交政策和联盟关系,英国突破了地理位置和国力衰弱的限制,在国际舞台发挥了比中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和德国更强大的影响力。
这个独到的外交和联盟关系,就是以英美特殊关系为内圈,五眼联盟为中圈和英共和联邦为外圈的三环外交拱卫着英国。
如果英国新首相特拉斯不搞砸三环外交,未来数十年英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将会持续下去。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