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封锁搅乱供应链 中国4月份通膨比预期高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上个月中国新冠疫情大爆发,部分程式的管控封锁措施,推高粮食与燃料成本,中国4月份的出厂价格上涨比预期高,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再次攀升。

彭博社报道,周三的数据显示,与一年前相比,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涨8%,3月份的涨幅为8.3%,比彭博社对经济学家调查的中值估计7.8%高。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从3月份的1.5%升至4月份的2.1%,并所预测的1.8%涨幅高。

因俄乌战争而处于非常高水平的大宗商品价格逐渐下跌,但是成本依然居高不小,压制了制造商的盈利

中国的新冠疫情爆发与抗疫管制措施,间接地增加运营成本,让工厂在维持生产、获取原料与运出成品方面增加难度。

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深统计学家董莉娟,在一项与上述数据疫情发布的声明中说,消费者通胀上升可归因于新冠疫情爆发于更高昂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

上海保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说:“消费者抢购与囤货也可能推高需求。随着供应链干扰逐步解决,通胀压力可能消退。”

中国汽车燃料价格涨幅最高

因为一些地区因抗疫封锁,4月份食品价格更高。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与一年前相比,鲜菜价格涨了24%。3月份的涨幅为17.2%。猪肉价格跌势不止,下降33.3%。

价格上涨28%的燃料也推高消费者价格。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分析,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篮子,汽车燃料价格涨幅为指数内产品价格之最。

与3月份的1.1%涨幅相比,不包括起伏不定的食品与能源价格的4月份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涨0.9%。

根据惠誉国际评级,上海市封锁恐加剧全球供应链压力与通胀问题。根据周二(10日)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经济学家指出4月份与5月份出货运量剧减,导致上海港口货物积压,为上述问题的导因。

惠誉国际评级经济学家写道:“上海处理中国的五分之一港口货运量,而中国占全球商品出口的15%,制成品短缺可加剧及增添现有的全球通胀压力。”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