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开明的对立标签

换个角度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如果一个马来人相信“马来人应该团结”,他在我们的分类里,应该是属于保守派,或开明派?而如果一个华人相信“华人应该团结”,他会把自己归类为保守派,抑或开明派?

任何一种标签与归类,本就存在缺陷,无法全面反映事实。更何况,在不同的位置上,角度即变得不一样——在马来人眼里,相信“华人应该团结”的华人,究竟是属于保守派,还是开明派呢?

实际上,我们眼中的“保守”与“开明”,只不过是根据我们自身文化、宗教、道德标准来衡量的判断。这么说并非意指“保守”、“开明”没有定义,而旨在说明,华社常常挂在嘴边的“保守”与“开明”,很可能只是华社的标准,而非马来西亚多元群体普遍认同的共识。

因此,华社舆论主张安华走的“开明”路线,充其量只能满足三分一左右选民的期待,不一定取得过半认同或支持——尚可稳住基本盘,却不足以保住政权。说得更直白,如果当下两大政治联盟仅抢占并都垄断单一族群选票——希盟无法单凭非马来人选票执政,但国盟却能仅靠马来人选票在半岛称霸,然后以此筹码与东马政党重启谈判。

倘若国盟在未来四年,没因为无法入主布城而气势消沉、人心涣散,反之越战越勇——则安华当下的施政,只能决定希盟在第16届大选后,是尚具威胁力抑或奄奄一息的在野党。搞好经济仅能缓解“团结政府”面对的压力,无法确保安华继续执政——吉兰丹8月12日州选成绩再再打脸我们——经济治理并非选民唯一,甚至是主要的考量。即便马来选民优先考量经济因素,在国盟主导风向的舆论氛围中,谁能确定经济振兴以后,功劳统统归属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

换句话说,如果安华满足非马来人选民的期待,就只能赢得三分一左右支持,且最大受惠者是行动党。根据这样的粗略计算,站在安华角度,“团结政府”要扩张版图就必然要往右倾移,放眼争取至少五成马来选民认可,赢得政权之余还要奠定在马来人社会的正当性,再配搭非马来人选票,在第16届大选守住江山。

中文舆论圈针对当前趋势的讨论不外是:一、若安华右倾,他不一定得到马来人认可,反之还会失去非马来人支持;二、既然如此,不如放手一搏,踏踏实实落实“开明”政策,保住传统支持者,再看看能否扭转马来选民民意。

这就回到此文开头时的争议:何谓“开明”、“保守”?非马来人的“开明”定义,是否与马来人的“开明”定义一样?如果主张“单一族群团结”是保守的,安华到底是要放弃“主张华人应该团结”的华人,抑或“主张马来人应该团结”的马来人?

由此可见,“开明”与“保守”的分类,需要更具体且细致的定义,而非仅仅是单一族群粗暴的标签,或过度简化的诠释。否则,我们轻易把别人的“传统”视为“保守”,别人动辄把我们的“开明”视为“堕落”——我们自以为比别人聪明进步,而别人将我们的憧憬与向往当成洪水猛兽。对方在彼此眼中,就只剩下调侃与自我恐吓的价值。

这个年代,相互标签极为容易,难的是为彼此解开标签,放下恐惧、偏见,打造共识。须知,任何不以共识为基础的“开明政策”都无法持久,遭遇“保守势力”反扑的风险还很高。唯有以共识建立起来的跨界中庸力量,才能回击来自民间的偏激势力;在变幻莫测的政局中,用自己的实力与当权者摊牌,不怕遭政党骑劫、被政客忽悠。

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新闻:

林宏祥

大同工作室行政主任。毕业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大众传播系,2004年加入《东方日报》为专案组记者;2005年转战网络媒体《独立新闻在线》,先后出任记者、副编辑和马来文版主编。目前为《当今大马》(马来文版)、《东方日报》、《当代评论》等专栏作者,编著有《马来西亚大崩坏:从1MDB看国家制度腐败》。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