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憋尿”不一定对? 泌尿科:需警惕精神性尿频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许多家长总是叮嘱孩子”不要憋尿“、”想上厕所就快去“,然而,台湾书田诊所副院长兼泌尿科医师洪峻泽指出,习惯性地一有尿意就急着跑厕所的行为可能会导致”精神性频尿“问题。他强调,适度的排尿频率与尿液量是关键,并提供了一些建议供大众参考。

台媒报导,一般而言,每次小便的尿液量应介于200毫升至400毫升之间,而每天的总尿液量则约在1500毫升至2000毫升之间。考虑到食物中的水分摄取,一天的建议饮水量约为1500毫升,但这也可因天气、运动和出汗情况而有所调整。

小心过犹不及

换句话说,一个人一天光是跑厕所6到8次是正常的,但如果频率过高、尿量特别多或特别少,就值得关注。洪峻泽解释,如果经常忍不住跑厕所、每次排尿不足200毫升,但晚上却不受夜尿困扰,这可能是“精神性频尿”的症状。

有些人长期养成一有尿意就急着去厕所的习惯,这导致每次排尿量不多、频率高,不仅对生活不方便,也容易让膀胱无法充分膨胀,导致排尿时感觉不到力道,并且觉得尚未排尿干净。由于这是心理因素引起的问题,通常晚上睡觉时不会有夜尿困扰。

排尿日记有助了解自身状况

因此,洪峻泽提醒,虽然不建议一有尿意就急着跑厕所,但也不鼓励一直憋着不去。如果单次排尿超过400毫升,可能已经过度忍尿。如果无法确定自己的排尿时机,可以尝试在2天内记录“排尿日记”,使用有刻度的杯子,记录如厕的时间和排尿量,这样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况。

尿液颜色揭示摄水量足够与否

至于如何判断自己的饮水是否充足或过多,洪峻泽建议,在如厕时留意尿液的颜色和清澈度。淡黄色且清澈的尿液表示水分摄取足够,而深黄色或呈现清淡似水的尿液可能意味着水分摄取过少或过多。

大家在维护尿液健康时,应该注意平衡排尿频率,适当地满足身体的需求,并定期关注自己的排尿习惯以及饮水状况,以确保身体维持良好的泌尿系统健康。

尿液颜色揭示摄水量足够与否。(亚视新闻制图)

相关新闻: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