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媛碎尸案】分尸罪犯5大特性曝光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香港名媛蔡天凤遇害分尸案引华社哗然,狠下毒手的前夫一家四口成为众矢之的,也令“分尸案”掀起社会舆论,日前就有医生分享“分尸者5大特性”,也道出这类犯罪,都有“被害人与加害人通常具认识或亲密关系”的共同特点。

出生于槟城,目前在台湾医学界服务的医师黄轩在子书上,针对蔡天凤分尸案,发布一则“分尸者5大特性”的贴文,并提及分尸犯罪的动机,早已有学者研究发表过,这是残酷又怪的犯罪行为,依其犯罪行为模式,归纳成五大特性。

这包括“防御性”(Defensive)、“侵略性”(Aggresive)、“进攻性”(Offensive)、“精神病”及“巫术性”(Necromantic);其中,防御性是分尸者“最常见的犯罪行为”模式,其动机就是帮助“隐藏或移动尸体,消除证据或使受害者的辨识更加困难”。

他说,“侵略性”是第二种最可能常见的分尸者犯罪行为,其动机就是“激进强烈情感”引起的,杀戮是情感动机的一部分,肢解作为“情感得不到的报复”,“进攻性”是第三最常见的分尸者,动机主要是“性动机”驱使的,典型的方式除了肢解尸体,还会切断生殖器官或乳房,甚至会保存这些器官。

“而‘精神病’属于第四类,其动机就是犯罪者失去现实感知,他们大部分会听到声音,或遭受奇异的‘妄想催使’去分尸。例如曾有凶嫌称,‘听到上帝的声音’;至於‘巫术性’现在文明社会比较少见,其动机就是为使用身体部位当作战利品、符号或神物,而肢解尸体。”

“巫术性”最著名案例发生在大马

他提及,“巫术性”最著名的案例为1993年,大马发生女巫连环剥皮分尸案,在黑巫术界有种传言,当巫师夺走他人的生命,就可获得更高层的黑巫术,该女巫为了修炼这种黑巫术,分尸9条人命,当中包括一名议员。

你可能也喜欢

最后,他也指出,这些分尸案的最后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被害者与加害者通常是相互认识或有亲密关系。
他说,在现今犯罪科技而言,要从肢离破碎的躯体去破案,看似困难,其实不会,只要确认谁被分尸,就会很快知道谁是分尸者了。

因2007年Konopka法医专家研究分尸者,得到一个共同特点,“被害人与加害人通常具认识/亲密关系”,通常是家庭成员,夫妻、子女或朋友关系。这就是为何分尸犯罪者要试图掩盖尸体身分,阻碍尸体鉴定的原因。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