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副外长傅莹:欧洲人对中国的误解在加深

立即订阅亚视新闻 YouTube,即时掌握时事发展。

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说,欧洲人对中国的误解在加深,最主要的原因是,当他们因乌克兰问题陷入深深的安全危机感之时,对中国态度和政策缺乏了解。

据澎湃新闻周四(2月23日)报道,傅莹表示她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不少欧洲人谈到,这两三年很少有机会直接听到中国人介绍和解释国家的政策与做法,导致社会上的对华认识更加被偏见所影响。

“他们觉得现在欧洲与中国的关系进入一个更加困难的阶段,出现问题时往往让矛盾和分歧盖过合作。有德国学者提醒,欧洲与中国的关系已到“临界点”,双方应该认真面对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欧洲受美国影响

谈到欧洲的对华政策,傅莹说,欧洲人受到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影响比较大。

德国也在制定自己的对华战略,其中一个核心提法是把中国定义成“制度性竞争对手”(systemic rivalry)。对于systemic一词,欧洲人指的是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另外,rivalry的含义比美方提出对华竞争时用的competition(竞争)这个词还要重,有非此即彼的零和含义。

傅莹一行人在与德国官方和智库人士的讨论中,一再质疑了德方提出的与中国进行“制度性竞争”的意图,要求德方解释对竞争的终局构想。

傅莹说,德国方似乎从未深入考虑过这个问题,或者不愿或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她询问德方,提出与中国进行“制度竞争”,目的是争出制度的优劣吗,还是德国设想的是“制度的替代之争”?

傅莹还提到,虽然德国乃至其他欧洲人在意识形态等方面对中国很难认同,但各方对沟通不抵触,非常欢迎和期待;他们对中国的涉欧政策存在许多不解和困惑,会提出一连串问题希望中国代表团作出解释和说明。

关键在于能否诚恳相待及坦诚沟通

对于中欧关系中有些矛盾是否已成死结,傅莹认为,关键在于能否诚恳相待、坦诚沟通并付诸行动。

她引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发言说,中欧关系关乎全球格局稳定和亚欧大陆繁荣,值得双方努力维护好、发展好。

对于中美关系,傅莹认为,美国改变对华态度和政策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对快速成长为世界大国的中国产生了深深疑虑甚至恐惧,害怕中国拥有更多世界权力,从而挑战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美方与会者可以说是“逢中必反”,中国的意识形态、经济政策、对俄关系等都成为他们指责的标靶。

傅莹指出,有欧洲学者说,让美国焦虑的不是中国在做什么,而是中国的存在本身(who you are),让欧洲焦虑的则是中国在做什么(what you do)。

相关新闻:

你可能也喜欢

Back to top button